上述负责人称,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没有受到应有的追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缺失,缺乏制度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办法》是督促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正确履职用权的一把制度利剑、一道制度屏障,通过明晰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从而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规要追究。
为什么要将追责对象聚焦于党政领导干部?上述负责人表示,从现实情况看,要使生态环境领域的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关键要靠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而出现生态环境严重损害事件也往往与党政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办法》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主要考虑是:一是体现有权必有责;二是突出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强调“党政同责”。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干部选拔任用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要遏制和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就必须从制度上把履行生态环境建设职责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为了发挥干部选拔任用的“指挥棒”作用,《办法》明确规定,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按规定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办法》的新闻报道后,社会上对《办法》给予了积极评价。上述负责人表示,再好的制度得不到执行,都是一纸空文。要细化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可制定实施细则,国务院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落实的制度和措施。要强化问责,对出现责任追究的情形和问题,有关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必须追责到位,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要加强督查,组织部门要会同有关机关和部门及时检查《办法》落实情况,积极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 “十二五”节能目标将超额完成 宁夏等未达预期
- 神华煤价五连降 董事长张玉卓:脱困无妙药
- 火电装机至少过剩2亿千 能源结构持续恶化态势明
- 高盛:铁矿石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30%
- 国新能源转型先行先试 山西能源大鳄跨入中药材领
- 山东环境违规处罚再出重拳 6企共领千万罚单
- 国内钢市大涨两周后转跌 铁矿石价格以小幅盘整为
- 国内油价料迎年内首次五连跌 92号汽油零售价格
- 煤炭市场价格底部震荡 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