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意外下滑
7月各项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在7月份再次小幅下滑至11.2%,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在6月小幅反弹后在7月显著回落,累计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除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略有提高之外,其他类别基建投资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下滑程度最为显著,1-7月累计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至10.9%。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改善,基建投资在7月出现意外下滑令人较为费解,这可能主要和地方政府投融资能力不足有关。年内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在下半年有所加大,虽然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以及预算内的地方政府债发行正在进行中,但鉴于规模过大,推进速度不如预期,因此导致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中依旧有心无力。从7月货币信贷数据可以发现,银行观望情绪依旧较浓,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要承担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周期内风险偏好依旧较高。此外,单月基建投资可能还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开工率不足(包括蔓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
章俊认为,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亮点。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继续放缓,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从上个月的4.6%和9.7%下降至4.3%和9.2%。但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0%,增速比1-6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的首次回升,说明前期销售回暖所带来的库存有效消化以及资金快速回笼已开始推动开发商再次启动投资。鉴于住宅投资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其增速回升将对下一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拉动作用。制造业投资虽然整体依然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但经济转型带动了高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以及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
稳增长思路会更加务实
业内人士认为,各项经济数据不佳,意味着稳增长政策还需加码。
民生证券宏观报告认为,金融业和地产业对GDP贡献难以持续,下半年经济有破“7”风险,稳增长会加码,而且思路会更加务实。从货币政策看,下一步央行的宽松将更加重“质”而不是“量”,主要是通过降准(对冲汇率贬值)、定向宽松(PSL、再贷款)等方式降低长端利率,虽选择放松汇率保外需,但也不会任由利率上行冲击内需。从财政政策看,主要是通过加快PPP项目签约和城镇化基金扩容来解决基建融资问题。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在经济增长乏力,房地产销量可能逐步高位回落的情况下,消费增速可能还会有所下滑。人民币贬值可能抑制海外旅游消费,但对国内消费可能没有太多正面推动效应。
近期,央行改革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尽管贬值理论上对经济有正面刺激作用,但考虑出口增长与全球的需求有关,对货物出口的刺激作用可能也较为有限。汇率的贬值可能对压缩服务项下的逆差(主要是旅游和交通)有一定帮助。
不过,中国经济更大程度上是内需驱动,而不是依靠外需。本质上货币条件放松的重心仍应该落在降低国内实际利率上。在PPI严重负值的环境下,实际利率偏高仍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意愿。因此,汇率贬值不意味着在利率层面货币政策的放松可以暂缓。
- 财政部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五大举措力促稳增长
- 发改委:将同六省编制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 贵州新电改细则出台:售电业务将引入民资
- 新疆兵团国资改革方案有望月内发布
- 稳增长措施调查:557个已批项目没有按计划开工
- 500多个城市试点智慧城市 计划投资超万亿
- 广西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国资改革迎来新
- 发改委:加强生态文明领域重大工程投资项目储备
- 习近平考察贵州:强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