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跟踪审计发现部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周期长、开工不及时、建设推进慢。如有43个项目向中央主管部门申报超过半年未获批复,最长4年7个月;另557个已批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
财经评论员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去年底开始,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渐倾斜至稳增长领域,而地方落实情况变得尤为关键,审计在打通“肠梗阻”上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关键。
2014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
按照这一要求,审计署去年以来就开展了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着力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相关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其中,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是特别的重点。
根据审计结果,557个已批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其中56个是2013年及以前批准的;有43个项目向中央主管部门申报超过半年未获批复,最长4年7个月。
从在建项目推进情况看,46个重大水利工程2014年度投资计划(中央投资382.37亿元)至年底仅完成68%,其中4个低于20%;国家石油储备二期规划的8个基地中,有3个工期延长,最长延迟3年;还有6个铁路项目多报投资完成额29.31亿元(占25%),5个水利项目多报22.3亿元(占21%)。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上旬,前述这些项目的最新进展是,关于项目审批周期长、开工不及时问题,发展改革委正在对指出的43个项目逐项梳理,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尽快完成核准工作,其中2个项目已批复可研报告。
在稳增长落实中,审计部门发现,至2015年3月底,质检总局、林业局、财政部、民航局等管理的12项行政审批事项尚未按要求取消或合并,15个省自行设置的133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尚未取消。
有的部门单位还将行政审批相关事项直接委托或变相指定所属单位办理,2014年违规收费7.24亿元,其中11个中央部门和4个省的环保、住建部门违规收取评审、认证等费用2.77亿元,16家中央部门所属单位违规自定项目收费4.47亿元。
- 500多个城市试点智慧城市 计划投资超万亿
- 广西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国资改革迎来新
- 发改委:加强生态文明领域重大工程投资项目储备
- 习近平考察贵州:强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发布:含三省17县市
- 京津冀规划纲要全文即将公布 对症“大城市病”
- 中纪委:2015年第二轮对6个单位进行巡视
- 张高丽:中国规划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
- 新型城镇化第二批试点酝酿中 将有重大项目政策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