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北京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专家表示,这意味着《纲要》已下发至各省市,预计近期全文将向社会公布。
郭金龙:扛起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担
13日上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把学习贯彻《规划纲要》作为全市重大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深刻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目标要求、定位布局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心聚力,用实际行动扛起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担,坚决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专家认为,此次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纲要》,意味着《纲要》已经下发至省市,不久全文将向社会公布。
落实规划纲要与修改城市总规相结合
郭金龙指出,要把落实《规划纲要》与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使北京发展更加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与城市性质功能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落实《规划纲要》与完成全年发展任务结合起来,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地疏功能、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提高首都发展质量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补“短板”的力度,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更好地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服务保障好国家相关重大活动,做到落实《规划纲要》与完成全年任务“两不误、两促进”。
完善北京推动协同发展工作要点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传达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市委常委会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北京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工作要点(讨论稿)》。
会议强调,对于北京来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大城市病”难题的必由之路。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好北京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工作要点,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首都更好发展。
据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是控制人口,具体措施方面,北京市可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留下或吸引高端人才,转移或外迁低端产业,疏散人口;城市规划方面,应该促进城市规划扁平化、多中心化发展。政府机构、大企业、学校、医院等服务性组织的外迁,会吸引大量人口由城区向郊区转移。人口得到控制后,“大城市病”会迎刃而解。
在纾解之外,北京市委还要求,本市在协同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补“短板”的力度,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更好地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工作。专家则表示,北京市目前在市容建设、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治理能力需要进一度提高。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度和技术两方面来助跑改革。一方面,制度升级和法律法规健全为执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改革提供保障。
- 中纪委:2015年第二轮对6个单位进行巡视
- 张高丽:中国规划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
- 新型城镇化第二批试点酝酿中 将有重大项目政策倾
- 新型城镇化第2批试点将出 会有一大批中小城市
- 长江经济带规划已报 或配置三大两小城市群
- 媒体: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 以上海为龙
- 国务院: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商建自
-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意见正修订 将获政策大礼
- 国家新区增至12个 专家:政策优惠已不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