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又有大动作。6月10日,发改委批复了7项投资项目,集中在铁路、公路、民航三大领域,投资额超1200亿元。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6月10日,今年上半年发改委共批复34项基建项目,投资额超7200亿。其中交通类项目就有26个,约占基建投资项目的四分之三。今年以来,投资稳增长的重任落到了交通类基建投资领域。
交通类基建占总项目数量76%
包含公路、铁路、机场、轨道交通的交通类基础设施建设当属发改委近期审批的重头戏。
在6月10日批复的7个项目中,包含了2个铁路项目、4个机场项目以及一个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安全实验基地,集中于交通领域。7个项目投资区域更倾向于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南、安徽、新疆等地,其中航空安全试验基地将建在北京顺义。
整个上半年基建投资也呈现集中于交通领域的特点。
截至6月10日,发改委共批复34个项目,其中铁路、公路、机场、轨道交通项目就有26个,占总项目数量的76%,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在投资金额上,交通类基建项目也占优势。在上半年批复的项目中,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单项投资额最大,为1202亿元,用于再建8条地铁。
一位接近发改委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房地产作为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了,保增长稳投资的大任如今转移到了基建领域,而交通要先行。
“而轨道交通项目不仅能够消化钢铁、水泥、制造业的过剩产能”,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同时实现各地的互联互通,为接下来的经济增长铺路、蓄势。
批量基建项目背后,谁来做资金支持?
PPP模式一度被寄望于解决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问题。然而,在这次批复的基建项目中,并没有明确提及PPP模式作为融资来源。
“PPP模式希望引入社会资本,但目前PPP模式推行遇到一定困难,私营企业资金并不那么充裕和愿担风险”,刘元春分析称,在经济下行、投资低迷的环境下,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有限,目前还是会依赖于传统的融资模式。
与当年“四万亿”有何不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四万亿计划中也包含了“铁公基”项目,那么如今的基建投资与2009年有何不同?
刘元春对新京报表示,一般投资都会导致产能过剩,而无论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今年全国两会,都确立了要衔接短期和中长期增长的问题,新增投资不能提高传统领域的过剩产能,这就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好的选择,而交通是发展的条件。
“如今的投资绝不会救助落后产业,避免四万亿计划的后遗症。”刘元春分析称。
对于政府融资的规范也会提高如今的投资质量。
相比2008年,如今融资方式有了变化。“基建投资预算内资金可能已经提前到位了”,刘元春表示。
此外,企业债也是发改委筹集基建投资的另一个抓手。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曾表示。
“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投资”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虽有亮点,但下行压力不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增速创下历史低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的增速也创下近9年新低。
如何使中国经济在合理速度上运行?国研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投资。因为目前我们处在这个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预计会降到8%左右,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12%左右,如果政策支持力度尚可,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除此之外,像服务业、现代农业投资会保持比较快的增长,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增长空间很大,这块预计会保持20%左右的增长。所以综合测算下来,20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估计会增长14%左右。这在目前的结构下还是最重要的支撑。”
而对发改委密集批复一批投资项目,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长春表示,近期发改委批复多个项目,属于计划之中,从年度看,适当加大项目进度,能够起到稳投资、稳需求的积极作用。
除了批复项目之外,发改委还在加大改革力度,以促进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包括诸如“放松城投企业债审批”等促改革的配套政策。
在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一位专家看来,改革与稳增长齐头并进,意味着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组合拳”。
- 银行警示风险收紧贷款 深圳楼市开始“退烧”
- 一线城市接连松绑公积金 下半年楼市或量价齐涨
- 楼市剧烈分化 北上广难以复制深圳式暴涨
- 房地产营改增方案或6月公布 业内:适用税率或为
- 开发商丢车保帅:深圳单价37万豪宅约谈后变17
- 人民日报:房价未来上涨空间有限 分化走势仍将延
- 保定楼市现状:热浪退却投资者离场
- 一线城市5月房价环比全涨 买家逃离股市入楼市
- 大涨近40%:深圳房价现“失控”风险 政府无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