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行将过半。多位宏观经济专家和券商研究人士认为,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宏观经济增速有望在三季度或下半年企稳,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保持偏宽松态势。
在25日举行的“中国未来经济论坛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卢峰认为,下半年或明年,中国经济有望走出这一轮宏观调整的最低的下行压力,迎来一个相对较好的、内生的、制度的增长。未来中国经济体制会发生一个全面、深刻的转轨,有望初步建成一个开放型的现代市场经济架构。
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在论坛上表示,中国仍处在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因素为中高速增长提供了发展空间。对潜在增长率的研究表明,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6%—7%的水平。未来,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方向。从产业结构来看,要由工业向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并重转变;从消费结构来看,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信息、网络、旅游和新型消费将不断做大;从区域结构来看,将由城乡二元性过渡到城乡一体化,由东快西慢到中西部群起的转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比较快,地方政府通过债务置换、发债获得的融资将提升其拉动需求、支撑消费的能力。下半年国际市场也会保持平稳增长,我国出口状况可能比上半年好一些。此外,房地产市场开始活跃,其他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也在继续推进。总体来看,经济增速在二季度筑底企稳的可能性比较大,三、四季度会相对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可能实现GDP增长7%的目标。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未来2—3个月,经济活动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并于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维持对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0%、7.0%、7.2%的预测。受益于今年四五月以来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松,GDP环比增速的回升有望在三季度最为显著。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估计,今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7.0%、7.1%、7.2%、7.2%。5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出一点点经济企稳的势头,这种势头将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更加确定。
多位专家认为,稳增长政策仍需保持一定力度,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应维持偏宽松态势。
小结:综合考虑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当前的政策还是有继续放松的要求。管理层当前的政策,应该说是综合考虑,制定了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措施,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大家的预期有差异,不过“大家也应该对这个预期做一些调整”。
- 机构预测:未来十年GDP或放缓至5%左右
- 中国经济走势前瞻:下半年地产市场或大面积复苏
- 国务院发文支新兴产业板 行业建设或将提速
- 20天11个: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 二季度经济望
- 人力资源市场立法预计将于明年出台
- 京津冀一体化预算6年42万亿 或撬动百万亿投资
- 国内经济走势筑底趋稳 二季度降息概率大
- 新旧克强指数均现好转 4月中国经济有望回升
- 未来宠物行业或迎爆发 市场规模可达数千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