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4日撰文指出,上半年,经济增长7%,符合预期目标。7%的增长速度有稳固的基础,是不低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名列前茅。
王保安同时称,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发生深刻变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而这些转变都需要适宜的宏观环境,以及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增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经验看,经济增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
当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7%的增速既如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所预期,又令人颇感来之不易。这一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中的可持续因素逐渐增强,也说明这一速度不是简单地靠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出来的,而是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初步成效的体现。
他还表示,改革与增长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仍然有挖掘生产要素供给等传统增长源泉的潜力,另一方面,增长动力终究要实现向创新或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转换。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之所以说今年上半年7%是一个质量更高的增长,是因为它实实在在改善了民生,增进了人民福利。居民收入增长7.6%快于GDP增长、农民收入增长8.3%快于市民收入增长,表明7%的经济增长是在收入分配关系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相对更快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公平更惠民的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半年,全国新增企业200万户,同比增长近20%,平均每天注册新企业1.1万户。
“这些新市场主体大多从事金融、健康、信息、旅游等服务业,市场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很强,为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微观动力。”陈东琪表示。
- 数省居民收入跑输GDP 专家呼吁加快收入分配改
- 7月CPI或同比上涨1.6% 专家:猪价上涨暂
- 2015年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
- 各省财政收入增速解读:四地负增长 西藏增23%
- 广东年均工资:从事金融的收入是做农活的4.4倍
- 27省份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出炉 上海居首位
- 上半年24省份GDP普遍提速 稳增长下半场仍靠
- 24省份上半年GDP提速 稳增长下半场仍靠基建
- 人社部:二季度末中国城市登记失业率为4.0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