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电子支付、理财“宝宝”……诸多金融创新产品眼花缭乱、迅速扩张,影响着百姓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倒逼着传统金融业加快改革。
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中也不断积累了信用风险,不能任其不受约束地野蛮生长,需要设立一定的监管措施和准入门槛。
笔者认为,金融创新和监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监管为金融创新保驾护航,让创新既充满活力,又平稳发展。若没有监管,金融创新往往容易野蛮生长。
从全球互联网最发达的美国来看,其对互联网支付监管之严超乎我们的想象。在美国互联网支付企业中只有一家“贝宝”算是颇具规模的企业,而其他互联网支付企业都没有获得太大的发展。
目前,美国金融支付业务至少80%以上仍然通过传统支付体系完成,即使是互联网支付企业也必须与传统支付体系合作。
而反观我国,互联网支付企业获得牌照非常容易,发展颇具规模。2011年之前,支付业还是只有支付宝、汇付天下、快钱、银联商务等几家大巨头的行业,但从央行2011年发牌算起,短短几年时间,如今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近300家。
笔者认为,此次央行只是向社会征求意见,部分人士认为“伤害了金融创新”,其实正好说明我国对非银行支付监管太少。央行此举意味着互联网支付将告别野蛮生长,步入有规可循的新阶段。
- 基本医疗险或交商业保险公司运营 方案正在制定
- P2P资金存管生变 国有银行主动抢食
- 支付机构禁为网贷开户 P2P行业或面临洗牌
- 互联网彩票冰封期已三个月 中福在线高管遭举报
- 社保“三险”费率下调 企业年减负数百亿
- 政治局:坚持积极财政不变调 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 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贷款规模年内望破
- 中国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发展 各大行业抢滩涌入
- 多方合力释放险资市场化改革红利 规模未来或达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