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解读:马化腾如何用“灰度”机制逼出一个微信?

2015-6-3 17:42:3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印象最深却是马化腾另一句话,为了逼出微信,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做微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点点不同。我们当时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

 

 

  马化腾最近有一句话很受关注:创业期曾假扮女孩子陪聊。这是马化腾在香港大学的DreamCatchers论坛上爆的料。

  我印象最深却是马化腾另一句话,为了逼出微信,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做微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点点不同。我们当时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

  过去,腾讯传出来的消息主要是张小龙团队和手机QQ团队的大战。腾讯这种内部PK是很激烈的,据说当时,张小龙团队和手机QQ团队的竞争也很激烈,甚至通过一些竞争手段来PK掉对方。没想到,还有一个成都团队也在做微信。小马哥也有狼性的一面的。

  创业不易,互联网创业更不易。错过一个风口,就是灭顶之灾。

  但是,创业16年来,马化腾几乎没有错过中国互联网所有大的风口,为什么?

  一个关键词是危机感。马化腾说:“3年前,互联网在PC上面,这三年完全颠倒,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有国内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飞速地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直到这两年Facebook迅速重视移动端,包括whatsapp的下血本的收购,不敢怠慢,一点都不敢,否则就是灭顶之灾。”

  另一个关键词,我认为是灰度机制。我曾经跟马化腾深聊过一个问题,什么是腾讯微创新最最核心的武器,马化腾给了三个关键词:用户体验;快速迭代;灰度机制。

  马化腾的灰度机制是这样的:很多公司在一开始做产品定义时,要么确定它是黑的,要么确定它是白的。但是马化腾发现,互联网产品的定义是有用户投票决定的。在一开始,我们不定义它是黑,还是白,有一个灰度的周期。在这个灰度周期里,让用户的口碑决定它是生是死,是白还是黑。

  当然,这带来的一个结果,用我一个朋友梁宁的话,就是:花钱如流水。用马化腾的话,就是:允许适度浪费。

  说的再直接点,这也是马化腾创新上的灰度机制: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

  马化腾说过,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还会有一个困惑:自己做的这个产品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的浪费。怎么理解?就是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认为这个项目是你在战略上必须做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微信的成功,但大家不知道,其实在腾讯内部,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讯软件,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户的青睐。你能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吗?我认为不是,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即使最后有的团队在竞争中失败,但它依然是激发成功者灵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为内部试错。”

  为什么提这个灰度机制?

  是因为,好几个微创新学员经常提一个问题:互联网转型,我们的战略很清晰,但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认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可以借鉴马化腾的这个灰度机制。如何借鉴,我有三个建议:

  1、一定要建立一个互联网小分队。在产品、组织结构上跟母公司有一个切割,让这个小分队能“灰度”成长,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义它是黑是白。

  2、一定要有内部PK机制。PK当然要跟结果强挂钩,跟激励强挂钩。更重要的是要把决策权下放,要让一线能够指挥炮火,甚至是,容忍错误的炮火。

  3、一定要有做爆品的目的。灰度机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灰度,而是为了爆品。爆品就是能够引爆市场的口碑产品,也是内部灰度竞争的终极评判标准。

  你在转型创新上敢灰度吗?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94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产业链分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通过模拟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详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投资潜力分析及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情高涨,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投资潜力分析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详细]

股市没错,错在理论

对于近期持续上涨的股市,俨然成为了大众的讨论热点。持续不断创新高的指数,开户数量屡创新高,成交量持续放大......[详细]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