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等国先后对中国钢材出口提起反倾销调查,分析称企业只要应诉就有获胜希望
最近美国、加拿大等多国对中国钢材出口提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鼓励中国钢铁行业和涉案企业积极参与应诉,依照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正当利益”,6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对此做出表态。
钢企遭遇“黑五月”反倾销调查
沈丹阳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钢材产品遭遇了多起贸易救济调查,既有来自欧美国家地区的,也有来自亚非和拉美国家地区的。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钢材累计出口3431万吨,同比增速高达32.7%。光鲜的数据似乎昭示着我国钢铁企业将迎来春天,但最近欧美等国集中挥起反倾销大棒,为好日子能否持续带来问号。
5月上旬,欧盟委员会已经确立了一项新的针对从中国和俄罗斯进口的冷轧钢卷的反倾销调查。公开报道称国内包括鞍钢、宝钢和武钢在内大型企业均在此次反倾销调查范围之内。业内有分析人士称,这一反倾销调查可能引发跟风效应。
沈丹阳表示,有效解决钢材贸易问题的途径在于推动各国开展产业间产能合作,通过对话与沟通化解贸易摩擦,实现双赢。因此,一方面,商务部鼓励中国钢铁行业和涉案企业积极参与应诉,依照世贸组织规则维护正当利益。另一方面,商务部也将继续推动双方政府和业界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贸易争端。
分析称应诉会带来示范效应
与中国钢铁企业在国外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相反的是,中国钢企应诉后,胜诉却十分罕见。
翻阅以往案例,2013年8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申诉方欧盟不锈钢对焊件工业保护委员会申请取消对原产于中国和中国台湾不锈钢管对焊件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撤销上述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遭遇反倾销调查一次罕见的胜利”,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彭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彭博表示,只要中国企业应诉,就有获胜的希望,因为很多反倾销诉讼即使最后失败,那么对于欧美等国也是一个警示。
据一位钢铁行业业内人士分析透露,中国的钢铁因为产能过剩等问题,其实一直在走血拼价格的路线,不仅出口价格很低,在本国的价格也很低,国外可能会觉得中国钢铁价格低得难以置信,就此对中国钢铁企业作出反倾销调查,但实际上,很多反倾销的指责并不成立。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积极应诉,提高胜诉可能,彭博表示,中国企业首先要研究清楚以往案例,搞清法律条文规定。其次,要明白国外的多元决策体系,反倾销案的判决不仅取决于政府,企业联合组织、舆论组织、非政府组织都有影响决策的能力。
另外,彭博表示,与欧美国家频频发起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不同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较为欢迎,除印度等少数国家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罕见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从这个角度上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作为我国钢铁出口的一个新增长点。
- 欧盟宣布对宝钢武钢等钢材征反倾销税 初裁税率2
- 钢铁上市公司一季报全面疲软 资本市场火爆依旧
- 钢铁转型规划将出台:三年内过半钢企或被兼并
- 欧盟拟对华冷轧不锈钢板征收反倾销税
- 欧盟继续对我国进口钢管课征关税
- 中国投机商大量抛售铜 铜价跌至五年最低点
- 9月份以来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危期
- 中国将为钢铁等行业减排提供认证认可技术支撑
- 嘉峪关已成为甘肃有色工业新增长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