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红散布的谣言主要是关于娃哈哈部分产品含有肉毒杆菌并被紧急召回的虚假信息。虽然证实娃哈哈的产品中的确没有发现肉毒杆菌,但娃哈哈还真的跟肉毒杆菌有过关联。
谣言致娃哈哈损失超20亿元?
2015年1月,于秋红在腾讯微博上以用户名“于淼”发布一条“爽歪歪、娃哈哈AD钙奶等都含有肉毒杆菌,现在紧急召回”的虚假信息。这则信息被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大量转发,造成广大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对“爽歪歪”、“AD钙奶”等产品食品安全产生极度恐慌,严重损害了娃哈哈及产品的市场声誉。娃哈哈方面虽对谣言一再澄清,但是仍无法阻止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冲击。
娃哈哈方面称,监测发现,自2011年起,大量网络谣言对娃哈哈进行恶意攻击,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网络媒体上累计已发现相关恶意谣言近30000条,转载及浏览量超过1.7亿次。特别是从2014年起,谣言呈现出明显的人为操控性、规律性、攻击性等特点,数量也十分巨大,甚至有些谣言是通过境外服务器发布。
娃哈哈方面认为,谣言的广泛传播给娃哈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及声誉损失。截至2015年5月19日15:00,娃哈哈销售公司已收到39个市场反馈省内各销售区域受到谣言攻击,包括线上与线下,主要集中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小学、幼儿园字条声明,目前各省受谣言影响严重的区域或县级市场已超过1345个。据娃哈哈提供的数据,受谣言攻击影响,相关产品销售半年内损失超20亿元。
经过证实,娃哈哈的产品的确没有肉毒杆菌,但娃哈哈是怎么跟肉毒杆菌扯上关系的呢?
曾躺枪肉毒杆菌虚惊一场
事实上,娃哈哈曾卷入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中。
2013年下半年,震惊全国的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中,娃哈哈“躺枪”。彼时,新西兰最大的乳品企业恒天然集团宣称,部分乳制品中检测出了肉毒杆菌,相关产品已经流入了市场。当时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分别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00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0吨。
彼时,娃哈哈方面称,经过对相关产品检测并未发现肉毒杆菌,但还是实施了召回政策。由于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因此,此事在市场上还是引发了不小的恐慌。
随后,不到一个月,恒天然经过复检确认其产品并未受到肉毒杆菌污染,此事被证实是虚惊一场,娃哈哈也得以洗脱“冤屈”。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还是被好事之徒拿来经过恶意修改或断章取义后,再次发布,引发了社会恐慌。业内人士表示,此类行径近年来屡有发生,诸如“肯德基的鸡有六只翅膀”、“可口可乐旗下的果粒橙有禁药”等谣言不绝于耳,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困扰。面对谣言,企业不应回避躲藏,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严惩造谣者。
-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洗牌 联想旗下佳沃欲截和
- 浏阳河陷停产风波:被疑做假账 债主围堵工厂
- 瓶装水“换装”众生相:娃哈哈死抱“氧气”不放
- 市场萎缩料将滑向行业第二梯队 燕京啤酒换帅
- 金丝猴仿费列罗立体商标被罚逾193万元
- 绿盒王老吉内斗升级 年度净亏损1.82亿元
- 飞鹤旗下多品牌用同一配方 专家:国家将整顿
- 连亏三年 张裕欲借海外并购提振业绩
- 投19亿上马10项目:张裕下探低档葡萄酒市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