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徐斌:全球通缩通胀变化或在一瞬间

2014-10-20 16:19:1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这些日子看宏观资讯,最大感受,就是全球通缩预期越来越强烈,貌似有2008年的全球危机节奏。这是咋回事?这事,得细细琢磨一二,因为这是事关这几年内包括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周期的主旋律问题,弄错了,就全完蛋了。

  话说我之前一直判断,这一两年一定要有恶性通胀来,现在大家看到了,貌似是全球性通缩——反正CPI和PPI都是这么显示的,美国国债市场嗨翻天。起码目前为止,我是错判了。但我也不因此脸红,道理很简单,从通缩到高通胀,有时就短短两三个季度的事情,到形成全社会全球性的恶性通胀预期,一般,一年时间也就足够了。再说了,连债王格罗斯在这个问题上,都栽了,被迫跳槽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这可是管理几万亿美金的王中王啊。他在两年前就一直认为,美联储不可能长期维持如此低的债券收益率水平,高通胀一起来,美联储的宽松政策无以为继,大家就得完蛋。

  他现在当然赌输了。下面的问题是,趋势到底朝哪个方向走?

  通胀与通缩,其实都是经济活跃程度的反应,跑马拉松的运动员,体温高达45度,正常人这个温度早就高烧死了,而死人总是冰凉的。道理也一样,经济繁荣,社会一片乐观,大家拼命借钱搞项目,物价和工资乃至企业利润都上涨,大家都开心,高通胀,貌似大家都还忍受住,而一旦物价狂跌,通常伴随企业裁员关闭、失业与减薪。有的国产奥派说,通缩好啊,物价都跌了,货币价值因此稳定啊,不是说房价泡沫吗?现在房价暴跌啊,多好啊。

  好个屁!你都失业了,饭都没得吃,还买房?

  政客与经济学家们的错误,在于认为经济繁荣与萧条,都是物价涨跌、泡沫有无的问题,那就简单啦,放水嘛。但这就好比错拿高烧病人当马拉松高手一样可笑。没有医生说,给死人来个热水袋,就能起死回生的,但真有经济学家认为,将通胀搞起来,就能带来繁荣。而通缩一旦出现,大家就大呼世界末日。

  没有破产的资本主义,就好比没有地狱的基督教。大萧条、破产与通缩,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出清经济体中不健康的关键。而让经济走出萧条的,不是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措施,而是企业家创新引发的生产效率提升。现在全球出现通缩,这包括中国经济,只有一个解释,经济下行,活跃度没有了,运动员跑完马拉松之后休息,体温自然下来了。

  给死人多少热水袋或烈性酒,他们都不会热乎起来的。日本央行搞了二十多年的宽松货币,都不管用,不在于宽松货币程度不够,而在于日本经济结构完全固化了,僵尸企业和银行统治了一切,你想搞点不一样的东西,很难的。八十年代,大家还看到索尼的随身听,现在只有美国的苹果了,当年搞索尼随身听、录像机的工程师、企业家都到哪里去了?他们不是老了,死了,就是被企业官僚和政府官僚管住,创新一点都不能。据说郭台铭收购了夏普,差点被日本企业的官僚作风逼疯。而欧洲的问题,也差不多,尤其是南欧国家,甚至包括法国,管制无所不在。企业解雇个员工,比中国政府开除一个公务员更容易,无所不包的员工福利外加无处不在的管制,企业家精神是看不到的。

  理论上,如果央行将利率降低到0,企业不借债不搞扩张,是不可能的。因为企业就是整合各类资源搞生产的组织,现在资源价格为零,那么理论上你是有多少借多少,否则企业就没存在的理由。实际情况是,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和银行貌似都没有借贷的冲动。这个只能归结于政府管制与社会福利太多,经济自由度不够。

  美国是没这类问题的,经济自由度非常高,所以美联储搞宽松,大家现在都看见了,经济起来了。但美国经济的麻烦,在于这个复苏或繁荣,是搞资本泡沫刺激出来的,不靠谱的。这话怎么说呢?2008年美国金融企业和家庭都因为房地产崩盘,背负一屁股债,理应破产清算。但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干预了,出钱将这些债务买下来,国有化这些债务,让银行和家庭免于清算,同时将利率降低地板。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美国企业一方面疯狂借钱——这么便宜的利率为何不借钱?同时回购股票——资源既然如此便宜干嘛搞那么多资本金?同时账面上趴着几万亿美元现金——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股市和楼市泡沫再次起来,机构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又健康了,大家感觉自己又有钱了,消费也不忌讳,这一良性循环出来,美国经济复苏了。但问题还是老问题。该死的,死了没有?事实是,没有。那么活下来的,能活多好?天晓得。

  中国经济引发全球通缩的问题,在于房地产衰退,是的,自发衰退,是在央行没有紧缩货币下的自然衰退,发生在今年二季度。这引发的冲击是全球性的,从铁矿石到油价一直到大宗商品,全球价格大跳水。好在习李新政搞改革,经济松绑了,经济自由化程度估计全球之最,这一点从企业工商注册数井喷看出来。说明企业家精神被充分唤醒。但地产衰退引发的经济下行压力太大了,大到领导不得不放水的程度,所以近期你看到楼市又回暖了。至于能回暖到哪一步,是否会再次引发一轮大涨,这个需要再观察。但总体看,中国有给经济来个热水袋的想法,而且事实上也在做了。

  最后,还是那个终极问题: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是前所未有的,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回,这会什么后果?我的看法,还是一如既往:恶性通胀最终引发全球性的货币危机。无论日本还是欧洲还是美国,政府都背负太多债了。有经济学家争辩说,对比M0,M1,美联储真没印钞,真正印钞的是中国央行。其实那是浅见,因为M2的增长数据,是经济体活跃程度表现,而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才真正体现出该国政府印钞机的工作量。在我观察到的各个主要经济体的政府负债表规模中,中国政府算是较为克制的,但也很吓人。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我们不能认为,债现在转移到政府身上,所以就不用还了。政府事实上债务违约,就是货币贬值,也就是印钞,而表现在经济上,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资本泡沫,一个区域接着一个区域的资产泡沫,一国挨着一国的物价上涨。

  你可以精确的推测出事件发生的轮廓,但就是无法精确预测发生的时间。

责任编辑:S369标签: 金融 金融产业研究 金融行业分析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1020/1368372.html

热点报告:切割钢线 胶管钢丝 高含硫原油加工 高端液体化学品运输 高端化妆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及供需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将有成倍的增长潜力。作为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每年...[详细]

[三胜咨询]智慧城市:政策大力扶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详细]

[三胜咨询]北斗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详细]

[三胜咨询]汽车租赁行业潜力巨大 重

身为中国最大的租车企业,神州租车却当仁不让,势与阿里“抢头条”。神州租车将于9月19日在中国香港上市,与阿里集...[详细]

[三胜咨询]地铁广告特点与投放趋势分

近几年来,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迅猛,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二...[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