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指导意见 定位不与传统金融竞争
2014-7-29 15:00:1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接近央行的人士向透露,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顶层设计已基本成型,相关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随时可能发布。
据该指导意见,央行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强调传统金融是主流。央行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风险的本质,因此仍需加强监管。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指导意见与此前坊间流传的央行态度基本一致,监管部门不希望看到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正面竞争,希望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小微、个体领域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称,监管部门将会建立基本的监管制度和标准,把互联网金融按照第三方支付、网贷(P2P)、众筹、互联网保险等进行分类,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各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协作监管。
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点将为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和互联网保险等五大领域。
指导意见规定,对互联网金融具体的监管内容大致为,建立互联网金融网站备案制,严格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风险提示,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加强反洗钱,加强及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数据统计工作,加强财税扶持政策,以及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工作等。
监管自律方面,将依托新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未来要设立互联网金融网站,可能需要先申请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才能申请互联网金融网站备案资格。
如《证券时报》下图总结,该指导意见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发展原则、监管原则、监管重点以及监管合力。
今年3月,中国央行意外下发通知叫停第三方支付方式业务。当月下旬,华尔街见闻曾援引《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由中国央行牵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正在加紧制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均有参与。
知情者称,监管总原则是“负面清单”的理念,即设定一些禁区。同时各机构将分工监管,初步拟定为:银监会监管网络借贷P2P行业、证监会监管众筹、央行监管第三方支付。
同在当月下旬,央行有关负责人回应互联网金融监管话题时重申,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意在防控风险,对有关机构拟推出的上述两项业务只是暂停,不是终止。
该负责人表示,央行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不变,但要把失误可能引发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可承受的范围内。这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规范管理。
- 发改委起草征求意见稿放开非处方药定价
- 李克强十大“硬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2015年3月底张家口实行阶梯水价
- 国务院提十条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 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微刺激政策一览
- 煤制油气产业政策将发布 准入门槛设立
- 9月起新能源车免购置税 高速或配建充电设施
- 《河北省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计划》解
- 发改委:放开15项专业服务收费标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