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出海望加速 行业盛宴静待分享
2014-7-29 14:16:1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电出海有加速迹象。上证报记者昨日从2014年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暨第三届中国能源经济论坛能源装备分论坛获悉,目前我国二代加、二代改进以及三代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超80%,工程基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为核电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同时,三大核电集团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广核与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站的合作接触已进入最后阶段,明年有望开工。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上官斌介绍说,“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将每一个核电新开工项目都定位为国产化的依托项目,并在每台机组上设定具体目标。”他称,中广核最新开工的阳江5、6号机组国产化率已超85%,除了大口径调节阀、安全仪表等设备需要进口,工程基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具备出口条件。
今年以来,高端装备出口成为出口转型升级、抵抗经济下行压力的重大抓手,走出去脚步在最高领导人“营销”下有加速迹象。然而,高铁出海已有实质性建设,核电出口还处于前期合作阶段,唯一成功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是二代机型,只是工程出口而非技术出口。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出口迟缓,正是因为国内技术路线迟迟没有统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机型华龙一号和CAP1400示范项目开工延宕,而国际惯例是出口的核电堆型需在国内有依托项目。
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内部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目前三大集团走出去方面都在力推,出口比较有希望的是英国、土耳其、南非、阿根廷几个国家。不过何时实现还得看中外双方谈判,企业自身实力和外方决策,“更多是积累和运气的结合,难快速见效”。
齐鲁证券研报分析,投建一个百万级的核电站,建设期在5年,每年平均投入资金量24亿元。在核电国产化中,江苏神通的核电球阀、蝶阀垄断国内市场,近期中标中广核阳江3-6号机组和广西防城港1、2号机组。中核科技参与CAP1400工程建设,压水堆核电阀门、铸件生产有资质。东方电气,中国一重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核锻件、堆内构件等关键设备上有优势。
- 核电出海望加速 行业盛宴静待分享
- 云计算外交将开启 三条主线把握机会
- 成都建立食品药品快速检测标准体系
- 我国五金轴承行业发展平稳
- 铝价呈现出V字型走势 进入震荡回升期
- 丝绸标准国际化获重大突破
- 环保力度空前 河北民营钢企陷入两难
- 我国煤炭资源税改革再次成关注焦点
- 新疆银行目前已正式获国务院审批筹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