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安全底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面积,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推进科技创新,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在288个县整建制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今年较大幅度调整结构和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小麦、稻谷产量保持稳定。
聚焦重点发力,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根据当前粮食供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制定《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努力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这一年结构调整的重点品种是玉米,区域是“镰刀弯”等非优势区,重点是调减籽粒玉米,扩种市场需求大的大豆、马铃薯、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等作物。今年非优势区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超过年初1000万亩的预期。
着眼提质增效,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棉油糖提质增效和果菜茶绿色发展。优化生产布局,引导经济作物适区适种。推进标准化生产,组装推广一批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整建制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棉油糖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扩大示范效应。继续在果菜茶重点产区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试点,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
坚持生态为重,绿色发展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选择2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示范带动科学施肥技术和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建设600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片,大规模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扎实抓好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集成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开展轮作试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严重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
- 高成本扼杀中国粮食竞争力 成本高企内外粮价严重
- “蒜你狠”重现:减产是主因 贸易商囤货看涨助推
- 两部门完善粮食收购制度 稻谷小麦将继续执行最低
- 生猪价格明年有望触底回升 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
- 上百棉企联名建言:加大储备棉投放
- 商务部回应蒜价波动:市场有调节机制 无需大惊小
- 世界自然基金会:粮食生产已经成全球面临最大挑战
- 45万余尾优质土著鱼胡子鲶放流大盈江
- 完美主义惹的祸:近一半的美国食品都被扔掉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