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的是,7月份经济表现较差。除却汽车以及发电两大亮点之外,经济基本上来说表现均差于预期。且由于电力的上行更多受到天气影响不可持续,如此看经济的亮点更少。但不得不说的是,差于预期并不是意味着说经济出现了趋势性下滑。我们认为,表现差于预期的原因主要在于:
1、7月份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在整个7月,洪水成为贯穿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天气因素上表现为局部高温、部分地区洪灾严重,从而抬高了用电量并影响了制造业的生产状况。
2、去产能、挤泡沫的政策发挥威力。7月开始,除却更加严格的去产能的政策外,挤泡沫的政策也持续推出,政策层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进行限制、部分地区限购重来。从去产能的角度来说,唐山出台限产政策、山西去产能政策导致港口库存进一步下滑,这些政策推进影响产量,导致煤炭等产量增速下滑和房地产投资受到一部分抑制。
对于7月份的经济下滑,我们存在如下的质疑:
1、大宗商品的量价背离。以7月来看,贯穿整个7月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暴涨。以焦炭为例,7月焦炭价格涨幅高达接近30%。且从数据上看,基差明显收窄,现货引领期货明确,期货换手率低。这证明,当前的这波焦炭价格的上涨并非是期货本身炒作带来的。且从前期报道看,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创下了六年来的最低值。如若是经济走弱,为何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商品价格的暴涨?
2、从房地产市场来讲,也出现了类似的迹象。7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从3.46%下滑到1.43%。但是同时,7月份的房价却出现了再度的抬头迹象,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全面上行,地产的量价背离又是何种原因?
3、从工业企业的绩效来看,工业企业绩效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2016年上半年明显反弹,利润增速从2015年末的-2.3%上行至6月的6.2%。相反从工业增加值看,今年上半年并没有较去年下半年有太大幅度的好转。这又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利润的上行呢?整个实体经济真的有工业增加值所表现的那么差么?
总结以上的几个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在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量价背离的现象,以及利润与工业增加值背离的现象。量价背离的现象的出现证明:目前的经济下滑不是因为经济本身恶化导致的,而是政府政策导致的企业被动去库存和生产减缓的结果。叠加上天气和洪灾两重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了目前的经济怪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各个市场,我们认为:
1、央行的货币政策关注产出和物价,但由于目前量价是背离的,央行不会因为工业增加值的走弱而就增加宽松、进行降准降息操作。这就表示当前的债券市场的底部中枢很难被进一步突破。
2、以经济增长来看,目前的经济增长的下滑现状是去产能、挤泡沫的政策所导致的结果。经济一旦下滑程度超过市场预期,则对这两个因素进行放开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状况好转。政策上面来讲也不需要降准降息;
3、目前的量价背离的新现象是在2016年所推出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所出现的新的现象,为市场投资者所认识到并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出的下滑导致短期债市向好的可能性存在。但这是债券市场投资者的认识时滞所导致的泡沫,不可持续;
4、目前的经济的量的下滑,并不是经济下滑风险增大的证明,反而是防风险导致的长期经济下行风险的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健康牛”的地步更加确立。
- 刘士林:长江经济带完善产业布局还需编制2份清单
- 任泽平:刚逃过大萧条 为什么又陷入了大萎缩
- 评论:去产能不能因行情有所好转而减弱力度
- 实现创新须让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
- 事业单位改革绝不仅仅是砸饭碗那般肤浅
- 企业违法“屡诉屡败”为何“痴心不改”
- 郎咸平:滴滴+Uber中国,共享经济的春天到来
- “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不能被忽视
- 刘国炜:创业者多了,装逼骗钱的导师自然也就多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