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引入新增流动性资金的步伐,以及加大长期资金的入市规模从而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的预期。对此,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以及外资资金等长期资金无疑是未来积极引导入市的参考指标。
按照2014年底的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062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845亿元,而这两项累计结余近3.5万亿。对此,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养老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由此推测,若养老基金得以入市,则未来输入A股市场的潜在资金规模还是不可小觑的。
虽然社保基金、养老金入市更多的价值在于套期保值而非推高股指,但是,对于上述长期资金的积极引导,会给予A股市场带来一定的新增流动性涌入预期。
其次,可以借助重新激活股市杠杆资金,或者是借助交易制度的改革,来完成提升股市活跃度,加快吸引资金参与的热情。
实际上,对于前者而言,重新激活股市杠杆资金,或许对于更多券商机构来说,只能采取松绑两融业务,或调高折算率等手段来完成。但是,对于目前已经经历了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A股市场来说,再度激活起股市杠杆资金、尤其是场外杠杆资金的概率已经很低。至于场内融资,因有保证金比例提升至100%等新规的限制,其后续融资业务的回升速度也并不会太显著。
对于后者,借助交易制度改革来提升资金利用率,并由此达到引导资金入市的目的。或许,更为迅速有效的方式,就是采取股市“T+0”的交易制度。然而,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基本处于大病初愈的状态之中。对此,虽然“T+0”交易制度能够较好提升股市活跃度,提升资金有效利用率,但是其可能会再度促发股市高度投机的风险。暂时看来,这一举措还得三思而后行。
最后,市场还需要有一个“兴奋剂”。在股市处于中期底部,且存在变盘突破过程中,市场环境逐渐趋于稳定,是保护市场的一个重要要素。然而,在经历反复震荡之后,若股市基本完成了“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则市场的变盘突破离不开“兴奋剂”,以达到刺激股市变盘突破的目的。
- 市场需要“兴奋剂” 哪一些条件可以使A股再度崛
- 潘向东:货币政策目前到底是松还是紧
- 债转股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一只“过街老鼠”
- 减息降准无望 还不如乖乖买地方国企改革股
- 亚洲市场回稳中印继续领跑 中小A股料延续升势
- 希望管理层再思考:该如何引导真正的价值投资
- 提振民间投资得先放弃土地财政
- 股市过度悲观已无必要 股市趋势性机会尚需耐心等
- 解局民间投资:让亲清关系提高民间投资温度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