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地区有时难以铺设光纤网络,依靠卫星通信又花费太高。为解决这类问题,不少研发人员将目光落在了能携带无线通信设备的无人机上。日前承担这一任务的俄罗斯首架太阳能无人机试飞成功。
据俄《消息报》2日报道,俄“前瞻研究”基金与研究自动控制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制了这架代号为“猫头鹰”的无人机。其机身主要由碳纤维材料制作,自重只有12公斤,翼展达9米。机翼的上表面遍布太阳能板,机舱内装有蓄电池。在日前完成的首次试飞中,“猫头鹰”无人机在距地9000米的空中,不间断飞行了50个小时,其飞行空域位于北纬66.5度以上的高纬度区域。
“前瞻研究”基金的副主任杰尼索夫介绍说,此次试飞主要是为了检验这架无人机飞行性能,其实它还能飞更长时间,但50个小时的连续飞行对于验证其所有特点已经足够了。预计,第二架试飞版“猫头鹰”无人机将在今年9月上天,其翼展将达28米。
杰尼索夫还表示,在远离城镇的边远乡村和茫茫大海中的航船上,往往很难进行无线通信。如果让人造卫星、有人驾驶的飞行器或是使用燃料的无人机携带专门设备为这些地区服务,其服务成本又会太高,而太阳能无人机恰好能发挥优势。
“前瞻研究”基金提供的资料显示,“猫头鹰”无人机携有无线通话及视频信号自主转发器,能扮演无线网络传输平台的角色。这样的无人机在相关空域持续巡航飞行,就能给当地带来无线通信网络。
按计划,当“猫头鹰”无人机的试飞顺利结束后,它将能为俄各地特别是北极地区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或者更换设备对俄高纬度区域的国土及海疆进行实时监察。
- 俄首架太阳能无人机试飞成功
- 英媒称我国不再是科研新星:高质量研究已成常态
- 透视相机或面世:拍摄出墙体背后隐藏的人
- 我国首款智能超声产品正式投入医学应用
- 严防“天灾”:小行星探测器将于今年发射升空
- 石墨烯使普通纸变为柔性显示器 电子纸张将来临
- 我们对辐射是否太过恐惧?
- Phytl信号探测器:让你听到植物的“声音”
- 英国研发新人工智能:理解、回答任何工作相关问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