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光电”)宣布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据悉,该产品可在满足5C量的提升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而且石墨烯材料本身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工业的技术体系是不兼容的,应用的希望十分渺茫。
对于东旭光电推出的这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刘冠伟对记者表示:“这对电池界没什么影响,用的基本还是非常老的TOOLD的技术。”其在知乎专栏上撰文指出,在东旭光电这个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烯仍然就是一个磷酸铁锂的添加剂。“18650电池-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其实还是我们最常见的几个东西,组合了一下。”
公开信息显示,东旭光电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可在满足5C条件下,15分钟内充满4800mAh,实现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更高达3500次左右。
刘冠伟认为,上述性能数据看上去很优异,只是因为其对比的是常见的消费电子产品里的电池而已,这些电池本来也不是为了快充和寿命导向设计的,大多是体积能量密度导向。
王忠辉则向记者表示,从技术上讲,上述快充只是电池使用的第一阶段,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完全没有问题,并且东旭光电也已经掌握了10C充放电技术,下一代产品将适时推出。
产业化如何落地?
除了性能和技术备受争议外,东旭光电在发布会上没有披露其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的具体成本价格和量产时间表,这也是外界质疑其“炒概念”的一大焦点。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资本市场上对石墨烯概念热炒不断,除了东旭光电外,包括烯碳新材、南都电源、锦富新材、中天科技、正泰电器、方大炭素、中泰化学等公司先后涉足石墨烯概念,但目前却均未能实现批量化生产。
对此,王忠辉向记者表示,东旭光电的这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预计在9月份实现量产,但价格目前还不便透露,一切以最终的上市价格为准。
李义春向记者表示,去年整个石墨烯产业销售大概有5~6亿元,锂电领域约占2亿元左右,但基本还是以导电添加剂为主的低档次应用,真正高端、革命性的应用还没有实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石墨烯产业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石墨烯研发制备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脱节。目前石墨烯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完全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应用,对石墨烯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仍然是科研院校和少量生产厂商,大部分石墨烯企业目前仍无法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尽管如此,东旭光电依然坚持要在石墨烯领域深耕。王忠辉向记者透露称,石墨烯产业已经被列为东旭光电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极。公司的近期目标是成为全球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的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企业,远期目标是要打造世界超一流的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企业。
目前,东旭光电先后并购了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四川德阳、江苏泰州设立了2只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石墨烯在下游产业中的应用。
- 酷6被指人事纷争错失发展时机 借“VR+韩流”
- 湖南纬德大宗商品交易乱象曝光监管黑洞
- 启源装备主营业务不济 转型环保却“一波三折”
- 拥有3亿用户和每天1400万订单 滴滴还要切入
- 王健林拟拿下派拉蒙49%股权 进军好莱坞仍路漫
- 谢霆锋斥资2250万港元入股特步 从代言人到股
- 饿了么美团员工再传聚众斗殴
- BP因墨西哥湾漏油持续为此买单
- HTC的VR赌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