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去哪儿了?看看湖南省澧县的一斑,就从中窥得全豹。审计表明,湖南省澧县一家保险公司,与29个乡镇政府串通,通过虚假投保、虚假报案、虚假理赔,在2013年至2015年骗取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4061.03万元,乡镇政府通过“返还”获利1673.25万元。
国家每年投入全部保费的80%用于农业保险,本质上是为了爱农、惜农、护农,这是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这么多的钱被骗取,此中的问题并不完全出于农民,而是商业保险机构,与一些地方官员之间通过相互勾结,在薅国家政策的羊毛,掏农民兄弟应急保障款项的底子。这种行为如果不依法处置,最后伤害的是法治,伤害的是农民兄弟的利益,还有党和政府的形象。
从澧县被审计部门抽查发现的这起骗保案例可以看出,这些乡镇政府,已经成为保险公司涉嫌犯罪的共谋,甚至成为作案的主要对象。一个县,两年多时间就骗保高达4000多万,如果全国每个县都这么干,国库都会被这些基层政府给掏空。因此,这种骗保行为,已经不是耍不耍小聪明的问题,而是涉嫌严重犯罪。
但是,国家的保费这么好骗,显现的是这项制度设计上明显张开的漏洞。漏洞不堵,定有硕鼠。这是无数法治的经验和教训给世人得出的结论。由此可见,粗放的管理、监管制度的缺失,无疑是造成国家的“羊毛”容易被薅的第一诱因。这一点,职能和监管部门,首先应该把第一责任的担子挑了去。
事实证明,骗取国家投入的巨额保费,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由基层政府出面来干的潜规则。在这些基层政府官员眼里,这些钱,反正都是国家的,反正是套取了给农民的,所以不套白不套,不骗白不骗。且不知,这种“善良动机”的背后,不仅本身就是涉嫌犯罪的行为,而且骗保套润的巨额资金,也给下一步的监管造成了二次漏洞,因而潜藏着伴生的腐败空间。
澧县骗取的4000多万元国家保费,乡镇政府得到了1673万,这就意味着,有2400万进了保险公司的腰包。为了这点“返还”,却让国家掏了2400万的保费给了保险公司,这种吃里扒外的基层政府,可想而知胆子大到了什么程度。
和盘端在世人面前的这个审计报告,实际上揭开的,只是基层政府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个数据,是从抽查中得来的,这就意味着,还有更多的国家资金进了基层政府与保险公司里应外合的套子里。因此,这份报告,应该视作对中央投资补助的所有项目管理漏洞的一次全方位举报。各地需要通过这份报告,对各项中央投资补助进行全面清查。既要查“返还”的部分去了哪里,也要查保险公司得到的大头去了哪里,查有没有政府官员从中得到个人好处。
中央投资补助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谁怎么套骗去的,应该让他们怎么吐出来,并且,将这些薅国家政策羊毛的硕鼠交给法律处治。
- 下半年货币政策微调空间正在加大
- 须减轻经济转型阵痛感乃当务之急
- “人民币战争”究竟谁才是内鬼?
- 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压舱石”
- 不算“生命账”的“经济账”是一笔糊涂账
- 何自力:欧元区经济短期无法得到脱困
- 6月PMI出炉 中国经济究竟会走向何方?
- 经济学家:短时间内人民币可能“脉冲式”贬值
- 兴业“踩雷” 为券商内控再敲响警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