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加速,这不仅和危机后国际资产价格降低有关,也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综合竞争水平提升有紧密联系。
截至2015年底,包括大中华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已达到100家,仅次于美国。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连续10年高居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企业“有底气”对外投资。
那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究竟大不大?“对外投资依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这种风险并没有比过去更大。”张晓强表示,对外投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也要看到,近年来中国有很多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如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并购瑞典沃尔沃、河南双汇集团以71亿美元并购世界知名的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等。“这些并购都是双赢的格局,都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张晓强说。
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也引发了许多误解,有人质疑,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只是为了获得更多先进的技术。“并非只是为了技术,而是互利共赢的。”张晓强回应说,从行业领域的分布看,制造业占比很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更多的集中在其他领域,如万达收购国外电影院线公司等,高技术投资占比非常小。海外市场也开始认识到中国对外投资的变化。“中国已经从对外投资的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兼CEO Klaus Kleinfeld认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是较为可靠的。“目前,中国有很多技术创新,也看到了很多企业家精神,我们对于中国市场非常乐观。”
企业“走出去”同样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介绍了天津的经验,他说,天津的定位是做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尤其是推动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向海外扩张。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是服务,如为海外工程提供后方支援、提供航运口岸合作,甚至包括语言培训等,以降低企业的风险,保障企业走出去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中国企业的未来前景,香港第一东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诸立力表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资本革命的时代,在接下来的10年当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不管是在基本的专业的知识方面,还是在技术上,中国会改变世界。
- 脱欧体现万花筒般的英国选民心态
- 为何支持退欧呼声如此之高?债王一语道破天机
- 上海证券宏观首席:英国脱欧对中国而言,利大于弊
- 社评:稳健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的第一关键词
- 单仁平:身陷困境的王石该不该受到同情
- 刘姝威:期待国资委和金融监管机构回应万科股权之
- 黄益平:不应只聚焦GDP 经济中长期增长才是追
- 陶冬:英国脱欧公投震撼 历史意义深远
- 城市群的规划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还应接地气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