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数字革命基础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来临。这轮新的革命,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面的概念,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跻身于此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之中。在这场新到来的工业革命中,中国已经开始行动。中国不会也没有错过这次工业革命的起点,不过要成为此次工业革命的领跑者,中国既有优势,又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使中国奋起直追。在浓缩了发达国家漫长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大大缩校以ICT(信息通讯技术)为例,中国已经是世界ICT重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国。根据经合组织去年7月的数据,中国、德国、美国和英国一起,几乎占了ICT服务总出口的60%。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超级计算机等新兴技术领域目前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智能手机以及高铁都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中国已经和发达国家一起成功站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这是在以往几次革命中没有过的。
和以往落后的政治制度、闭关锁国的政策氛围相比,现在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和政策环境已经完全不同。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将进入L型增长阶段,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理念已经树立。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关键期。
在以往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方面,中国也已经追赶上来,目前占GDP比重已经超过2%,这为科技增长提供了后劲。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科研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2.5%,基本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民间和企业的投入也十分积极,甚至超过国家投入。据报道,华为2015年投入92亿美元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占销售额的15%,已经超过苹果的85亿美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3.5%),这是未来不可小视的力量。
可以说,中国具备了以往工业革命中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国完全应该树立起在未来的进程中努力跻身新的工业革命领跑圈的决心。当然,也不应小视所面临的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的疲软已经促使各国开始反思。如果说以往许多国家对经济结构调整、实行新的转型还抱观望态度的话,现在更多的国家开始思考转型的道路,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其中的一条路径,许多国家都纷纷提高在这一领域的投入比重,这将使各国在新的领域展开竞争。
现在,在被认为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领域,没有完全垄断各项前沿技术的国家。未来,各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竞争,除了需要选准能引领这次革命的关键技术外,还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作深厚的储备,需要大量长期的投入,需要人才、教育体系的配套。此外,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还需要有对各层次市场需求的把控。
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会辐射至经济、社会、制度、模式、治理架构等各个层面,这需要宏观、中观、微观各方面都能适时进行调整,规避风险,构建和谐的社会共享经济,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一种考验。
200多年的工业化使部分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形成了当今不平衡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国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都先后错失良机或未能抓住最好的机会。这一次,中国一定不能也不会再让机遇擦肩而过。
- 索罗斯:欧盟解体“不可逆转” 可彻底重建挽救
- 施瓦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
- 施瓦布:中国供给侧改革是绝对正确的 将促进经济
- 总体趋稳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风险可控
- 英国退欧公投对中国经济冲击不大
- 徐绍史:未来5年GDP增速底线不能低于6.5%
- 英国脱欧,全球巨震!你的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
- 英国脱欧成功将带来什么变化?
- 民生管清友:退欧后续影响将持续发酵,不是简单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