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媒体:偶像养成类节目 拔苗助长热衷炒作

其他行业  2016-6-21 15:52:5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从目前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来看,只是学了点人家的皮毛而没有抓住精髓,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热衷炒作等老毛病还是一样没少。
  


  今年是偶像养成类节目厮杀奋战的大年,这一场景对于国产综艺来说实在太平常了。虽然多档偶像养成类节目都和韩国套近乎,甚至从韩国聘请了不少原班人马,但从目前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来看,只是学了点人家的皮毛而没有抓住精髓,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热衷炒作缺乏内涵等老毛病还是一样没少。

  拔苗助长

  三个月就想练出“天团”

  内地综艺节目缺乏原创、热衷于从国外引进版权,制作缺乏创新、创意环节,有些节目甚至干脆放弃创新,直接跟风,差不多的题材嫁接某类成功节目的一个点,就能打造出一档新节目。目前的偶像养成市场依然还有十年前超女、快男式选秀节目的影子,有的甚至只是换了层皮,本质依然没有改变,这也正是国内偶像养成节目与拥有多年经验的韩国模式之间的差距。

  目前国产综艺的生命周期非常短,超过三季的节目寥寥无几。但偶像养成却是个长期的过程,韩国之所以不断诞生世界级天团,源于背后的长期坚守,能耐住寂寞地训练。两年是最短周期,动辄还有七八年的。但目前国产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播出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如果收视不好,基本上就没有下一季了。在几个月时间内培养出“天团”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使聘请顶级团队24小时不休息也做不到。

  不久前刚结束的《燃烧吧少年》,号称从几万少年中选出16人在节目中正式亮相,16位少年经历了三个月的训练和选拔过程,但节目结束后观众记住了几人?节目是否有下一季目前不确定,这16位选手的偶像养成路可能就此终结。彭侃认为,对培养偶像来说,两年四季节目的生成周期是最低要求,偶像养成绝非朝夕之事。练习生通过两年全方位的训练,让他们从初出茅庐的小鲜肉蜕变成基本适应偶像要求的小星星,已经算很快了,他们需要时间慢慢积累人气、吸引粉丝,目前看国内多数偶像养成类节目都做不到这么气定神闲、慢工出细活。

  缺乏内涵

  唱歌跳舞外加大腕吸睛


  偶像养成是个很复杂的系统过程,韩国在培养偶像时有严格的课程,包括形体、音乐、舞蹈、才艺、公众形象等多个方面,但目前国内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只是披着“养成”外衣的选秀和才艺比拼,经过几轮晋级、唱几首歌跳几段舞,似乎昨天还是普通人的素人们,几个月下来就被包装成了偶像,观众看得莫名其妙。其实,这样的包装只能称为包裹,并未做到真正地造星,也没有真正呈现偶像“养成”的过程,要培养真正的粉丝自然也很难。

  由于缺乏真正的内涵和“养成”过程,目前多数此类节目为了增加节目吸引力和可看度,依然靠重金聘请大腕来增加人气。翻看各个偶像养成类节目,评委或者导师阵容都十分耀眼,从天王、天后到当红炸子鸡,几乎囊括了内地和港澳台所有大腕。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观众来说,纯素人是很难吸引眼球的,更不要说由观众发展成为粉丝。节目制作方总觉得,没有明星压阵节目风险太大,即便是当年的超女也是靠着毒舌评委引起话题,所以他们仍然把明星阵容作为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最大卖点之一。

  其实,偶像养成类节目的舞台是属于素人的,并不需要庞大的明星阵仗,但现在很多偶像养成类节目还是将财力和精力都投入到导师的咖级、视觉效果的吸睛以及矛盾话题的制造上,对学员本身的培训、养成机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说白了还是为了录像而训练,这种表面功夫或许对收视和点击量会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偶像养成却毫无意义可言。过分倚重明星会损害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实质,有点喧宾夺主。

  《元气少年》总导演陈歆宇告诉记者,在韩国偶像养成类节目中,明星挑选成员和成员互动一般只占节目容量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明星只是这类节目的一种点缀和辅助,并不是主角。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真正内涵和看点是素人成长蜕变的过程,是团队磨合和凝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冲突、碰撞和血泪,重在对成员气质、才艺、文化、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培训、考核和包装,大浪淘沙,在这一过程中,参加培训的选手们为了团队和不断付出努力与牺牲,也会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如此选拔和养成的偶像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种种考验。

  后劲不足

  培养机制跟不上


  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而言,选手们的养成周期仅仅停留在平均3个月左右的节目中,结束之后一概不管,显然不符合正常的造星周期。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一些优秀的选手虽然有了一些粉丝,但这些选手今后如何进一步成长?如果没有后续的培训和推广、包装,节目结束后就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偶像养成”没有任何意义。陈歆宇说,现在国内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刚刚兴起,还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至于节目结束后能否将造星的后续过程完成得很好,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对于更新换代飞快、一年上马近百档新节目的国产综艺来说,能养成真正的偶像恐怕不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偶像养成不容易,周期长、成本高,想要将这张牌打好就必须从长远考虑,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否则,只一味追求眼前效益,偶像养成类节目不会走得太远。节目做完了,学员有点名气了,这才是万里长征刚开头。担任某偶像养成类节目导师的谢霆锋说:“我不信一夜爆红!”此话不错,偶像养成的目的在于将有潜质的选手一步步推向偶像高峰。“被看见”只是第一步,接着才是“被关注”……随着偶像名气的不断强大,陪伴一路养成的粉丝们才会死心塌地跟随、“供养”偶像们越走越远,越来越好。所以,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后续非常重要。当年“超女”比赛完成后曾签约天娱的超女们,她们中的不少人之所以后来解约或闹解约,不少人从此“消失”,绝大部分原因在于,超女的后续发展规划和培养没有跟上。

  尽管目前偶像养成类节目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但对中国艺人的培养体系建设来说,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多位节目制作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本土艺人培养体系不能只靠搬抄别人的模式,要一点点摸索,不断完善,但练习生制度的引入提高了艺人打造的含金量,我们期待着通过偶像养成类节目能摸索出自己的偶像培养机制,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年轻优质偶像。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zhusujuan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风起云涌,移动医疗市

在“全民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智慧医疗不仅是将医患、医务、保险等各医疗组成部分信息互联起来,更是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详细]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蓬勃发展 潜在产值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往日令人头疼的建筑垃圾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详细]

淘金“中国制造”,占据机器人千亿级别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和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提高制造...[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