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明确,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在对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时,各地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集聚;坚持保护优先,建设用地安排要避让优质耕地、河道滩地、优质林地,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严格控制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用地规模,合理安排大中小城市用地;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促进农民住宅向集镇、中心村集中;合理调整产业用地结构,保障水利、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用地,优先安排社会民生、脱贫攻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扶持的产业发展用地。
- 我国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将用大数据“整形”
- 广州商品住宅库存仅够卖11.4个月
- 多国政策趋紧 难给中国海外置业热情“泼冷水”?
- 今年前5月全国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1.38万件
- 楼市疯狂之厦门样本:旁边卖出地王后房价一夜上涨
- 第十三届中国蓝筹地产年会举行 智慧对话“大融合
- 成都将会严控库存较大区域供地 家庭二套改善性住
- 营改增再出“补丁”政策 不动产租赁按5%征收纳
- 合肥现大招限地王:单价最高地块需一个月内付清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