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若能利用好民间投资,“马车”就会跑得更稳更快。更重要的是,扩大民间投资不仅可以稳增长、保就业,还能推进结构性改革,助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民间投资发展仍然存在着“肠梗阻”。
比如,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条件下,应坚持“非禁即入,非限即许”。但民间投资在现实中仍面临着“准入难”,尤其当涉及既有利益格局时,部分行业、部门往往会自设门槛,导致民间投资在“玻璃门”面前逡巡不前。要激发民间投资,增强经济内生动力,需要推翻“三座山”。
融解市嘲冰山”。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公平和公正应成原则底线。本次常务会议强调,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这就是要避免民营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到的隐性或显性的“歧视”,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体制机制。
破解融资“高山”。对很多民营企业而言,“钱”都是个绕不过的大问题。尤其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财产抵押能力不足、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等因素,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向其融资的风险,使得他们常常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创新适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无异于雪中送炭。
化解放权“火山”。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是行政审批改革的两个方面。所谓“放”,就是需要政府放弃以往那种为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行业服务的做法,这种做法只是让少部分市场主体得益,而市场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反而受到了损害,这是政府权力的“越位”;所谓“管”,就是让每一个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地接受政府的监管,而就目前来看,政府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位”。
当下,亟需我们用改革的“开山斧”融解市嘲冰山”、破除融资“高山”、化解放权“火山”,劈开束缚企业的条条锁链。当然,政策措施出台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要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种种举措,有助于撬动民间资本的力量,激活民间投资的一池春水。
- 胡永泰:目前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时机未到!
- 银行别做信用卡犯罪始作俑者
- 让民间投资继续“基业长青”
- FOF起步不足10年 公募FOF扬帆起航
- 上市公司守住“初心” 投资者买股才能“放心”进
- “裸条”借贷是贷款机构设置的资本圈套
- 政府须加快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促进民间投资大幅增
- PPP热情再燃 或成下一阶段地方投资主要模式
- 打击网络金融传销需要与时俱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