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个月来,A股市场在2638-3097点之间窄幅振荡,近几周似有缩量止跌的迹象,于是A股市场看多的声音渐多,甚至有人认为新一轮牛市已经开始。我们认为当前A股市场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一、当前A股市场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当前A股市场向上的空间比较小。第一,从经济增长角度看,经济中的核心矛盾即宏观负债率在恶化,M2/GDP(代表宏观有息负债率)在继续飙升,GDP增长率有下行压力,经济困难在日益加剧,经济基本面不支持市场大幅上涨。第二,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刻画存货周期的M1增长率将于5月份见顶,往后几个月处于回落阶段,存货周期将进入收缩期。M1增长率平均领先大盘股指数2个月,预计7月份左右开始,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股也将见顶回落。第三,从资金角度看,第二季度是全年资金最松的时候,下半年资金面逐渐收缩,对市场行情发展不利。第四,从技术面角度看,A股仍处于熊市之中,每次反弹高点比上一波高点低,每次下跌低点不断创新低,市场重心不断下移,市场趋势并不乐观。
二、大盘近日反弹不具备延续性
大盘近日的反弹只是阴跌的组成部分。因为是阴跌,所以长阴不具备持续性,猛跌几天后必有反弹,否则就变成暴跌了。所谓暴跌,就是2个月内下跌20%以上。目前A股进入阴跌模式而不是暴跌模式,因此,跌跌弹弹,弹弹跌跌,重心不断下移,是主基调,是正常现象,缩量也是正常现象。不能因为有反弹,就认为有大行情,也不能因为缩量,就认为跌不下去。
市场横盘总是过渡形态,最终必然向上或向下突破,目前来看,向上空间比较有限,最终向下突破的可能性较大。从历史上看,A股市场每个年度的振幅(上证指数最高点/最低点)不小于1.26,这也意味着,如果年内上证指数不能突破4月13日高点,则将下向突破2455点。
三、下半年市场仍处于泡沫消化期
从市场形态看,2015年6月12日开始,A股市场即进入比较长时间的泡沫消化期。但从年度看,2016年既不是牛市(从宏观经济、估值水平和泡沫破裂不久等角度看),也不是熊市(从年头跌到年尾的熊市通常出现在连续两年牛市之后,而本次年度牛市只有2014年一年,2015年是平衡市),而是平衡市,或更具体点,是弱平衡市。平衡市的特征,一般是上半年涨,下半年跌,第二季度出现全年的重要高点。
从牛熊周期看,A股市场一个年度牛市后,至少间隔三年没有牛市,2014年是牛市,因此,2015年、2016年、2017年都不会是牛市。
从估值水平看,截至2016年6月17日,全部A股市净率中位数达4.22倍,市盈率中位数达78.5倍, A股市场估值泡沫仍然较大,股价结构扭曲非常严重,泡沫消化和股价结构调整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简而言之,2016年A股市场是弱平衡市,下半年将以调整为主。
四、下半年影响大盘的主要因素
影响下半年股票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一是宏观经济,二是资金状况,三是政策。宏观经济对下半年行情不利,资金状况对下半年行情也不利。从政策面来看,目前货币政策仍较宽松,导致货币、债务增长大幅高于实体经济增长,股权融资渠道不畅,负债率不断提高,这些对经济影响较为深远的政策都尚未起到支持实体经济走出困境的作用,下半年市场走势偏谨慎。
- 日本对华投资额连续三年下降 投资模式发生变化
- 评论:“不行了就退出”应是金融市场化改革题中之
- 老艾侃股:该涨不涨,必有一跌;该跌不跌,必有一
- 股东清仓式大减持的公司需警惕
- 陈宇:未来三年没有想象的乐观 虚拟经济泡沫很快
- 王红领:中国的股市是关在计划经济笼子内的股市
- 专家:IP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一样,都可能是阶段性
- 李稻葵:“营改增”是导致民间投资巨幅下降的原因
- 中国对外投资应行稳致远 认清机遇与风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