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陈宇:未来三年没有想象的乐观 虚拟经济泡沫很快会破灭!

金融投资  2016-6-21 8:55:0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6年6月18-19日,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DP年会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经济新理念、新征途”。19日,在主题为“资本市场与资本战略”的主题演讲中,德弘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陈宇和大家分享了投资的秘诀。
  
  他认为,未来三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金融业从短期来看,往往是大面积牺牲的概率。所以,相对比较达成共识的现在是触底阶段,这个阶段不适合做大量的投资创业。另外,他认为,赚钱绝大部分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而不是个体能力的机会,未来赚钱的逻辑取决于流动性。由于整体货币供应量总是有限的,没有更多的钱涌入二级市场,加上实体经济的钱被骗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钱了。这两个一叠加,虚拟经济的泡沫很快会破灭。
  
  以下是会议实录:
  
  我感觉压力很大,前面听了很多专家的演讲。我先声明一下,专家讨论的问题比较严谨,我是投资人,投资人都是猜的,我这两年都是猜市场的走向大概怎么样,先投出去,等市场果然是这样就能赚钱了,所以我的很多结论不一定很靠谱,90%都是错的,所以我今天就是来和大家探讨,千万不要把这些逻辑作为逻辑来看。投资是以小博大的过程,从一级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肯定是以比较小的代价获得比较大收益的过程,所以比较愿意去赌,也就是做好必亏的准备,所以我的很多结论、很多逻辑,听着的确有点像愤青。但是我想多听一些、多了解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也是有好处的。
  
  居民的收入水平,过去表现出来的是增长的确高于GDP,但是我对未来3到5年的情况挺悲观,我最近去新疆、兰州、西安、成都,问他们今年的工资是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他们说在去年的情况下不要萎缩就很好了。今年70%到80%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是收入水平增长,而是能够保住去年收入水平的问题。
  
  我感觉未来三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因为所有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的情况,而我们更关心的是未来怎么样,过去预测不了未来。我走了很多地方,一天飞两三个城市的飞机,每到一个地方都和相对底层的人聊,和那些愿意创业、愿意投资的人聊。我感觉不像前两年那么乐观。过去三年我投了200多家公司,大方面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今年开始不太乐观。
  
  第一个,金融的逻辑,金融更多是工具性的东西,金融做得不好也会让经济更不好,金融的核心是市场的盈利,为什么这么说?金融一般归纳为两个方面,投资和借贷,本质都是让市场赚钱,你把钱借给别人,他如果不赚钱那就没有办法还你钱。所以借贷交易的核心基础一定是市场盈利,市场如果不盈利了,借贷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借贷还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盈利问题,而是一个盈小利的问题,不能盈大利。如果他真赚了大钱最后的结果就是不需要借钱了。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情况是好人不借钱,借钱的都是坏人。为什么?好人自己有钱不会赚钱,他知道借来的钱赚不到钱,所以不借钱。马云当年借了50万,才有了今天,但是当年借给马云50万块的人还是穷光蛋,为什么?因为马云到今天已经不需要借款了。信贷也非常难把握,但是总体特征是需要市场盈利。在一个不是普遍盈利的市场,信贷业往往出现的结果就是不好。这点我们从银行业可以看得非常明显。我在建行的时候,发放贷款,打一个电话就能还钱了,因为那时候整个市场都能赚钱。现在把老婆、小孩抵押给你都还不了钱,因为他没有钱。现在银行业坏账率那么高,跟银行业本身没有关系,银行业还是过去的治理结构,人才储备比我们那时候好,但是为什么坏账率是当年的十倍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信贷业的核心是市场盈利。
  
  一样的逻辑,投资业的核心也是市场盈利。我们看到过去市场上一些个人,通过投资赚了很多钱,但是最终这些钱是需要变现的,滴滴打车、美团、360有很高的估值,但是最终是需要到二级市场变现的,能不能变现本身还是需要企业有很高的盈利基础,否则还是无法变现。所以支撑金融两个核心的点是市场盈利。
  
  当前的情况,市场普遍性盈利的状况存不存在?在座的都是企业家,想问一下,在座企业家的困境是什么?我和很多企业家聊过,我感觉普遍的困惑是找不到赚钱的行业。现在底层行业能赚点钱,大企业要赚钱很难,大家都转到金融行业了,希望在金融业里面博机会。但是金融业从短期来看,往往是大面积牺牲的概率。所以我个人感觉,相对比较达成共识的是现在是触底阶段。
  
  2012年我写了一篇文章《浙江经济怎么了?》,2012年我和浙江省的企业家聊天,结果是发现谁也无法赚钱,大家把钱掏出来做高利贷,或者掏到房地产行业,只有这样才能赚钱。这意味着实体越来越空心化,房地产不可能弹性为继,高利贷更不可能玩得转,这是使得浙江的经济处于塌陷的前期阶段。所以我认为作为个体,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这个行业,有钱就游山玩水去,什么事都不要干,在家里勤勤恳恳干实业、干高利贷最后都死得很难看。现在看确实是这样,过去三年很多企业家泥足深陷。如果在2011、2012年没有前瞻性,现在难度就会非常大。所以我感觉现在的L型是不是能反弹还不好说,但是往下走到底部的状态很明显。这个阶段是银行业坏账周期大面积发生的阶段,投资也不能有效赚钱的阶段。所以,这个市场未来不会特别乐观,投资创业的机会在萎缩。因为大家发现过去投PE、风投很容易赚钱,但是现在发现根本不会赚钱,就不投了。过去三年我们投了200个,今年半年才投了3个。所以这个阶段不适合做大量的投资创业。
  
  另外,还想聊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赚钱绝大部分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而不是个体能力的机会。但是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赚钱是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时代给的机会。其实我们回顾一下过去30年,我一直觉得过去30年可以分为三个大周期,过去20年最早是劳动能赚钱的时代,小时候卖冰棍,5分钱买1毛5卖,那时候开个家庭旅馆都能赚钱。2000年到2001年不是劳动赚钱的年代了,是靠资产大面积生存的年代。这里面有金融学的理念了,2002年以后基本上处于银行贷款创造货币,学过货币银行学的应该都知道,钱升值一般是央行发债或者外汇流入,然后投向市场,这是通过银行贷款放大和扩张的。所以这个阶段银行业进入货币扩张的阶段,钱越来越多,钱多了以后就往资本泡沫化的方向走。所以这时候,你发现大量的资产升值,买房子越早赚得钱越多。还有非常多的案例,我和很多企业家聊过,我们发现如果还按照过去十年的逻辑,走到今年难度就特别大。很多人过去十年很辛苦的办事业,还不如买几套房子来得好。我是2002年毕业,2003年买的房子,杭州3700一平米,还有两成按揭,差不多5倍杠杆,到现在那个房子值40万块钱。所以很大的角度来说,过去十年,是一个次贷大爆发的年代。我当年有很多同学去了美国,2001年911,他们在美国工作一辈子估计才能在杭州买上一套房子。2002年我们还投资了一个小伙子,他当年是在斯达康,能够进到斯达康的人非常少,他是一个本科生但是干死了大部分的人,那些人都去了阿里,当年很多人因为条件不太好只能去阿里,但是十年以后去阿里的人赚的钱都比他多。所以一个行业起来和个人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2013年以后,企业资产升值的逻辑也不存在了,现在的煤矿老板肯定不是福布斯排行的前几名了,死得很惨,资产升值年代变成了资本大爆发的年代。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你只要被资本喜欢,你就会发现你的赚钱逻辑远远大于以前的任何时代。我们看去了阿里、京东的人,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被资本看上,很快就被推起来了。有很多小伙子什么都不懂,只有一个想法,就能给他五千万,他就能超过很多企业家。
  
  所以,本质是什么特征呢?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底层逻辑,你只要干了底层逻辑,就不需要太辛苦、也不需要太大的能力就能赚到很多钱。所以钱分为两种,辛苦钱和泡沫钱,辛苦钱赚的是社会的平均利润,泡沫钱赚的才多。房子和十年前的房子没有区别,但是价格差几十倍,原因在哪里?因为货币推动或者市场供给发生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得出来的结论是越容易被泡沫化的东西,越容易让你赚很多钱。
  
  过去12年我们也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我们去找各种各样的风口,从投资角度来看泡沫的这些东西,投稳定利率就会特别慢,资本也不喜欢,反而加速了资本投机取巧,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很难一概而论。
  
  另外一个想讨论的是能力和成本挂钩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能力特别强,比别人能干,比别人更好,但一定要把成本因素考虑进去。脱离成本考虑你会死得很惨。德州扑克在中国玩不转,因为中国的土豪太多,最后你发现你能力再强也干不过他,为什么?因为他的钱太多。我们现在的市场就是这个阶段,钱越来越多,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代,有逻辑有能力的人,最后往往干不过那些业余投资人,因为业余投资人不讲逻辑。我前两天碰到一个土豪,投了400万给一个公司,我问他为什么投?他说400万到澳门赌博输了还不如给年轻人创业。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家现在都看不懂乐视,我有一段时间研究乐视,乐视这样的公司会干吗?会大量的给你讲故事,画饼,讲未来有多少,投资者喜欢这样的公司,就会给乐视很多的钱。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同样一台电视机,乐视三千块钱的成本,其他家也是三千块钱的成本,但是乐视可以冲一万送一万,送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免费给你,或者折价给你,三千块钱卖两千块,亏着卖,市场卖得越多,报表越好看,销售额在增长,投资就是让你把别人干下。当你跟一个对手不是处于同一成本线的时候,就会发现很难打赢他,到最后他可能直接把你收了。像传统的创维,我可以通过拿未来的钱,拿股民的钱跟你打,打输了没关系,打赢了就很牛,他是把未来的钱折现的模式。你说乐视电视比康佳电视好?很难说。
  
  滴滴打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国内很早就投了这个领域,摇摇招车在北方地区做得特别大,腾讯要投资他不让,腾讯反手投了滴滴打车,投了以后马上就和快滴打车开始拼价格战,最后摇摇招车就没了。成本和人家不一样,最后的结果是能力再强都得死。所以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传统的肉搏式竞争,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竞争,考虑的是多方位因素,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这时候如果能力不能和成本挂钩,单一谈能力很难。因为这是一个泡沫年代,很多人会免费给你钱让你和人家打。所以我们要分清到底是愿意赚辛苦钱还是赚泡沫钱?过去30年,很多稳定行业赚的都是辛苦钱,房价如果不大涨也一定是稳定利润,如果大涨了就有泡沫性了。只有在泡沫的阶段才能赚大钱。所以我更喜欢泡沫。
  
  结合前面两者,我想跟大家讲,最近1到3年我认为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是什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背离是极值的问题。去年,很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年会,一边莺歌燕舞,一边是寒冬。现在虚拟经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滴滴打车300多亿美金估值,到了二级市场你们愿不愿意买?还有愿不愿意买360?过去30多年的混乱走到今天涌现出的大公司很少,泡沫到了今天随时会破。而虚拟经济一旦破了,实体经济本身就没有有效回归,新的增长动力就找不到,这时候市场的寒冬就会比较明显。而且虚拟经济有一定的道理,去年股灾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核心在于股市一级、二级市场都不会创造货币,货币的创造来自于央行和商业银行,除此之外,货币不会创造出来。你去二级市场买一百块钱的股票,本质是你把你帐户的一百块钱放到对方的帐户里,从市场来看,钱是没有多出来。那么所谓的市值是什么?你用一百块钱买了股票,这个股票价值就是一百块钱,它不代表未来的成交价格,如果未来成交价格是60块钱,那就是60块钱的市值。要让股市不断的往上走就是不断的把成交价往上拉,那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钱去把原来的钱替换掉,市场货币要不断的往里面投放才有可能为继。事实上,整体的货币供应量总是有限的,央行再怎么放水也是有限的。所以我感觉二级市场的崩溃相对会快,虚拟经济这把火从2009年烧起来一直到今天,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没有更多的钱涌入这个市场。
  
  第二个原因是实体经济的钱被骗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钱了。这两个一叠加,虚拟经济的泡沫很快会破灭,这直接会打击人的投资和创业的信心。
  
  另外从负债来讲,今年金融业里面也出现很大问题,很多人到金融业里面想赚点钱,但是金融业绝大部分赚不到钱,因为金融业就是一个理论上零和博弈的市场。我这次去美国和ACIC的几个老大聊,他们年化收益就20%左右,绝大部分不到8%,所以能赚的钱非常少。你看现在所谓最热的资产端的生意,在银行的坏账率那么高的情况下,还有人放个人消费分期贷款,这实质要求个人收入水平的有效成长。而个人收入水平的有效增长的背后是实业的增长,实业赚钱,员工才赚钱,员工赚钱才能支持分期贷款。而实际现在是有钱人存了很多钱,没钱的人就没有钱,而有钱的人是不会选择分期的,收入增长不明确的情况最后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是消费分期大面积的崩塌。台湾、韩国都有这样的事件,对个人未来的收入预计不足,给了过高的支持。好人放贷款放完了,一般会向坏人放贷款,坏人放完会向更坏的人放贷款,就是这样,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样。所以这两个问题叠加,未来两到三年、三到五年不会太好。所以我的建议是这两三年就跟着我去游山玩水就得了。这引申出第二个问题,未来赚钱的逻辑取决于流动性。
  
  怎么理解?很多人问我,上海的房子能不能买,北京的房子能不能买?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东西能不能买和东西本身有关系,而是和你有关系,你是谁最重要,而不是他是谁。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越是安全性的资产,越是安全性的钱就越能承受风险,往往就能够博风险所带来的溢价。我在今年2月份回中国,当时股市正好跌破三千点,我说如果你是空仓就可以买一点,如果你是满仓那没办法必须砍仓。所以同样一个点位同样一个资产能不能买跟资产本身没关系,跟你有关系。我现在投了200多家公司,我是一个业余投资人,什么都不懂,我见到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就会给他一点钱。很多人说我很激进,我觉得我一点不激进,给他钱无所谓,我90%的钱都放在稳定的收益上面,6%、5%,我拿一点点小钱投出去,投完亏了就亏,对我不构成任何影响。因为我前面的配置有安全的收益,所以我就可以博非常高风险的东西。大家也知道,风险高往往有高溢价,正因为风险高所以别人跟我竞争的机会就少,这样的成本很低。高利贷没人跟我们抢,拿100万就能占20%的股份。投资是反人性的,只有反人性、反周期的时候才能拿到更低的价值,才有机会。
  
  所以,当未来的判断不会特别好,保证你的资产安全才成为重中之重。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钱不会动,拿点小钱去玩或许有机会。投资为什么拿小钱去玩?因为投资长期来看是周期性,九死一生甚至百死一生,如果你要说靠投资指望让你过得更好,那不可能,你必须要有一个会下蛋的母鸡,让鸡蛋孵,孵出来就孵,孵不出来就算了。所以未来流动性更容易赚钱。
  
  我印象中很深的一件事,12年前我想在杭州买一套房子,2200万,我当时觉得有点贵,去年回国的时候发现它在市场拍卖,卖三千多万,如果我买了,那就是说两年我什么都不干赚一千万。很多上市公司老板身价几个亿,有一个大前提是他的股票能够稳定在这个价格。到底什么是你的钱?现金才是你的钱,不是现金都不是你的钱,很多人觉得很有钱的时候买这个、买那个,最后发现要用钱的时候没有现金了。鄂尔多斯很多老板都是这样,开豪车,但是加不起油,手里都是白条。当市场一旦处于这种阶段的时候,你遇到的折价机会更高。
  
  很多人讲财富管理的时候,都想的是去买什么理财产品。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现金应该是一个人最大比例的资产配置,持有现金本身也是资产配置的方式。财务的资产负债表,第一栏是现金资产,很多人觉得钱不花出去,就等着贬值,这种逻辑我认为是有一定问题。货币贬值有重要的原因,一是社会的确大面积的无节制的印钱,第二是财富增长,没有这两个大的前提货币不会贬值,这是的个人判断。
  
  如果通货膨胀真发生了,你拿着钱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感觉保持更强、更充沛的流动性应该更具备可能性。我一直想提醒投资人做三件事情,不吸毒、不赌博、不做无底线的投资。今天投一点、明天投一点、后天投一点,投到什么时候是头都不知道,这种投资不要干了,最好是拿出一笔钱,投完就完了,有机会就有机会,没有就算了,不要去主导一个事情。
  
  我去年一年在美国待了3、4个月,去很多学校做过演讲,微软让我学到很多东西,里面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里面提到一个案例,他认为每一个企业家都是有时代特征的,在什么样的时代,哪种性格、哪种打法符合这个时代,一旦离开这个时代你根本就玩不转。其实我后来想想有道理,海尔的老大也提出这个说法,时代创造伟大的人物。国美的黄光裕给陈晓松写过一封信,我们应该不断的扩门店,只有我们的门店足够大,别人才进不来。这句话过了两年发现一点道理没有了,因为互联网门店出来了,你发现过去最强悍的东西是你的负担,地下点铺得越高,成本越高代价越大,还没法打掉它。比尔盖茨说过,他以前可以没日没夜的敲代码,现在让他敲三小时都敲不出来,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所以很多主导的企业家不舒服,觉得我30年前能够成功,30年后也一样能够成功,跟年轻人打,慢慢你发现你的性格不适合,不要去打年轻人,你可以去投他。微软投了很多硅谷的公司,各种各样的公司,凡是威胁到微软的公司都去投一点,谁也不知道哪个小孩就起来了。雅虎当年最好的时候投了阿里,现在雅虎日子那么难过,但是因为有个孩子叫阿里,现在日子多好过,每天可以游山玩水。
  
  所以投资的本质,我理解的是要从生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企业家都有问题,一般是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总觉得一个小孩是自己从小养到大的,有必要扶着他走到最后,这是有问题的,你应该让他去生孩子或者你自己去孵化别的孩子。一个企业走到一定程度都会死,你把小孩养到80几岁,最后就变成小孩死了你也死了,而是应该在中间的时候孵化出更好的东西。第二,很多人就想着只生一个孩子也是有问题的,孩子一定要多生,只生一个孩子容易坑爹。有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叫资源统筹,如果就一个孩子会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什么都靠着你。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去投资一批,生出一批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光宗耀祖你就牛了。从投资角度来说,投一个的成功概率几乎为零。第三,一定要在最好的年纪生小孩,你在最好的时候生孩子能够陪他养他,等到你自己都不行了再养一个小孩,小孩还没养大你就死了。
  
  所以投资本身应该是生命和事业延续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你自己去主导一个事情。还有一个观点,你去主导一个事情你就会发现这个事变成你的事了,所有的能力都依附在你身上,很多人投了很多事以后,事必躬亲去管他,最后都死了。应该谁创业就给他足够的资源让他去摸索。很多企业家认为资源是我给的,想法也是我给的,钱也是我给的,凭什么他做大股东。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区别是对资产控制的不一样,工业时代1%的股份意味着几千万的资产,互联网的时代1%和100%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做不起来都是零。互联网时代是个轻资产时代,讲究股份的比例控制权,你如果认为你可以干得起来那你就控制;如果你是靠团队的,你就给他足够的股,让他为自己干,而不是为你干,否则他一定不会跟你干。所以责权利的对等一定要想明白,做一个好的投资人,不要做一个好的控制人,因为意义不是特别大。
  
  不要去投你擅长和熟悉的行业,这和很多人的想法是相反的,投资要看大格局不要看小格局。有很多行业势必衰落,势必衰落就意味着你把这个行业全投遍了,你会先没有任何机会。很多传统的企业家擅长的一定是衰落的产业,不然就不会被时代抛弃。我是快40的人了,比我年纪大的人如果都能够看懂这个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就一定不是新兴模式。未来一定意味着现代人不太容易看懂,一定要搞出一个新的东西。看不懂是常态,如果你能看懂基本上意味着这个行业没有什么意义。
  
  投资分两种,一种是补短板,从互补的角度考虑问题,投出一块钱让我更好,但你要确认行业是有机会的。如果行业一定没有机会了,怎么玩都是死。还有一类,是从生命和事业延续的角度投一些还不错的个人,年轻人,让他们成长,他们成长你也就成长了。第三句话是少混圈子,这样容易失去未来,会让你的眼界越来越集中在某个圈子里面,最后把好东西漏掉了。我最近也去各种各样的学院,同学之间交流很好,但是最好能在同学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了解不一样的点。以前讲志同道合,现在要在志不同道不合的人身上多学学,互联网就是跨界的特点,一不小心你就走到别人的领域,而把别人干死。经济学上也有这样的解释,互联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业余容易走到专业里面把专业的干死,这时候,你必须要对圈子以外的人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好奇,才会有机会。从很大角度上来说,我感觉互联网出现了一个业余化的业态,业余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常态?以前不可能常态,互联网的确有业余化打败专业性的可能性。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社会分工理论,同样的事情你能干我也能干,我干的成本比你低我就成了专家,过去的专业利润是以成本为利润的,你是医院的院长你手术技术很好,但是你不会去做,因为你的成本很高。我开车很好,但是我会雇佣司机,因为司机的成本很低,我的成本太高。很多人做理财师,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比你们好,但是为什么让他们成为你的理财师?是因为他不小心进入了银行,不小心干了这么多年,成本很低,就成了理财师。以前滴滴打车怎么拉人?要一个一个去问,成本很高,一天就一单,现在手机一响就可以当出租车司机了。业余打专业反倒成本更低。第二,能力也不见得差,司机开车水平差吗?不见得。还有媒体为什么现在很难过?媒体也很挣钱,路上发生个车祸,媒体扛照相机过来,第二天发出来,新闻也变成旧闻了,你们手机一拍照,第一时间上传了,你们在那一刻就是记者,你们就让专业的很难受。
  
  投资领域也是这样,我一直鼓励大家成长为一个业余人,因为你们的成本比别人更低,而且专业能力也不比别人差。专业投资机构都有成本,每一笔投资款都必须深思熟虑,因为他有职业道德、有素养。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钱都是你的钱,你们不需要投大钱,互联网使得大家都可以投非常小的钱,轻易投到某个领域里面去,成本比他们低,专业也不比他们差。我看过很多人都不是专业投资人,都做得很不错,比如徐小平老师是大学老师,出来做“真格基金”干得也不错。
  
  你会发现投资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行业,只要有钱就可以做投资。放贷也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金融行业很多原有的业态发生了改变,业余化的投资业态未来会成为主流。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想的下一步投资思路和方向的问题。
  
  承认自己不能干的人才能做投资,一件事情你认为自己能干了就会自己想干。像阿里巴巴最早出来的软件系统,最多花200万就出来了,支付宝是恒升花300万干起来的。互联网是非常低门槛的领域,谁都能干,取决的核心是你能不能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要承认自己不能干,你才会想着利用别人、依靠别人,找到年轻人,让他们带着你们干,我觉得这个是有道理的。前辈、中辈和后辈,前辈是农业时代,是经验的时代,老人在村子里种地很有经验,让年轻人跟着他走,就能活下来。中辈是同辈进行学习,你做的好我向你学习,我做得好你向我学习。后辈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你会发现经验有用、同辈有用,很快发现行业死了,再有用也不行,这时候什么都没学反而更容易做其他的事情,越是后辈越有机会贴近需求,越有机会做新的事情,这时候要向后辈学习。互联网金融起来就4年时间,每年都在变一个风口,今年很好明年不好,明年很好后年就不好了,就这样,两年半玩到极值,第三年把你抛弃。两年灭一个行业,三年灭一个行业。所以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我们真正进入到了后辈的时代,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
  
  短期来看,我个人相对比较悲观,但是悲观到一定程度就会是春天,冬天有的时候就是不适合打猎,没有机会的时候就是没有机会,安静趴着,熬过去就是春天。另外,实业空心化到一定阶段是什么?你会发现产能淘汰得差不多的时候,机会又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大宗商品也好,其他也好,长期低迷总会有一个机会,等到大家不愿意玩了,一部分走了,一部分死掉,留下的机会就会出现,这是反周期理论。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84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风起云涌,移动医疗市

在“全民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智慧医疗不仅是将医患、医务、保险等各医疗组成部分信息互联起来,更是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详细]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蓬勃发展 潜在产值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往日令人头疼的建筑垃圾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详细]

淘金“中国制造”,占据机器人千亿级别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和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提高制造...[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