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在2016年上半年的势头很猛。
2016年6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初步数据,在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OPPO的出货量为1850万台,同比实现153.2%的增长,抢占了智能手机市场5.5%的份额。OPPO已经在2016年一季度超赶小米成为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在6月14日的沟通会上,OPPO副总裁吴强宣布了新手机OPPO R9的新数字:面市88天,销量已达到700万,直奔着R7 1500万的销售数字而去。平均算下来,每1.1秒就有1人选择R9系列。
2799元的售价并不便宜,甚至已经让OPPO R9跻身中高端机型,作为今年上半年在2500元-2999元价位段销量最高的手机,OPPO R9在配置上的表现并没有太大的亮点,仅仅搭载了天猫等电商平台想要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也需要铺大量资金,线上甚至不比线下便宜,反而不如将这笔钱投入到线下渠道的建设中。
除了线下渠道,OPPO更为大众所知的是他的品牌营销策略。
从R9目前卖了700万这个销售数字来看,OPPO总善于找到最当红的明星。OPPO最新签下的明星是杨洋,此前,李易峰、TFboys都曾为OPPO代言,并都为其打造了专属定制机。OPPO品牌部部长薛国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做明星定制机是塑造OPPO品牌形象的一种途径。
OPPO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几乎在品牌创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OPPO的定位在那些对自己有要求、对产品苛求的年轻人身上。我们需要找准目标人群在哪里,用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和对方沟通”。
请明星代言、制造定制机,让手机本身成为话题的一部分,明星所拥有的粉丝效应也会在OPPO的销量上得到展现。
除了简单的传播外,OPPO会从品牌行为上引导消费者,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和粉丝的线下互动、做定制机。这些都是通过行为去影响消费者,最终产生互动的原因,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品牌和产品的传播。
OPPO副总裁吴强认为,OPPO的这个销量成绩除了广告和宣传之外,关键还是在于用户对于产品品质的认可。以OPPO最知名的一句广告语是“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为例,OPPO的VOOC闪充技术已经申请了多项打包的专利技术。
到本月底,闪充的用户量将突破3000万。是因为VOOC闪充的充电速度更快,而且更安全。
手机锂电池使用寿命的国家标准是:经过400次循环充放电后,电池容量要达到初始容量的60%。行业标准是经过500次充放电后,电池容量要达到初始容量的80%。
吴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而目前的VOOC闪充在经过500次充放电后,电池容量仍然为初始容量的92%,充放电900次后,电池容量为初始容量的80%。
VOOC闪充
为了测试它的安全性,工程师做过非常极端的测试。工程师故意地剪坏充电线,故意地让手机进水,故意地让一部分电路短路,再进行闪充。结果,在类似的70多项普通用户几乎都不会遇到的极端环境下,VOOC闪充能按照设计停止充电,不会产生进一步危险。
OPPO硬件总监白剑博士举例说明,为了进行390项测试,R9在上市前经过了四轮试产,试产的机器被用于各种试验,只有试验通过才能量产。这个过程中消耗了两万台R9。测试结束以后,这两万台R9实验机全部拆解销毁。
VOOC闪充数据线插拔测试
这些都是OPPO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在结构设计方面,积累了822项独家的结构设计规范;目前产品总计有7000多项专利。主要围绕在快充、影响和5G三大要素展开。
吴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5G手机的研发是OPPO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另外正在进行中的新技术还包括,蓝光保护眼睛的产品测试。
以2015年OPPO R7 1500万的销量对标,吴强认为,依照消费者目前对R9的认知度,OPPO应该可以超过这个成绩,因为R9已经在产品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公司内部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销售目标。
另外,OPPO从2009年开始进入海外市场,一旦投入,就必须要因为产品本地化等因素,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OPPO已经进入至少20个国家地区。下一阶段将主要发力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目前OPPO在越南、印尼市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东南亚市场打稳后,再考虑其他市场的情况。
- 携程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0% 超出华尔街分析
- 张旭阳正式出任百度副总裁 分管理财资产管理业务
- 拉芳家化市场的占有率低缺竞争力 成长难上市很悬
- 四川零食连锁店“好吃屋”欠货超千万 老板扛起债
- 破界而生 品今新生态战略为民企转型提供新的路径
- 神州优车:规模效应渐显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 广发分享日牵手潮流电商玩转“口袋消费”新时尚
- 东风悦达起亚销量下滑 品牌提升存在挑战
- 滴滴优步百亿融资对决中国市场 脚踏两船的投资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