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被微软“坑”了的诺基亚,就这样投靠了富士康

2016-6-14 9:43:3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距离上一次Nokia搞一个大新闻,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日子(2014年4月25号,曾经辉煌一时的世界手机界老大Nokia作价仅76亿美金卖给了微软),已经过去了2年时间了。即使是上个月微软将Nokia手机业务卖给富士康的新闻,也只是再次让市场看到的,是Nokia曾经那个富丽堂皇宫殿的断壁残垣,屹立在沙漠中,苟延残喘,消失在夕阳西下的沙暴中。

 

      

重磅消息,诺基亚再次回归人们的视线。


  据外媒6月2日报道,Nokia出价1亿9千万美金,正式买下了运动健康监控可穿戴设备公司Withings。

  距离上一次Nokia搞一个大新闻,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日子(2014年4月25号,曾经辉煌一时的世界手机界老大Nokia作价仅76亿美金卖给了微软),已经过去了2年时间了。即使是上个月微软将Nokia手机业务卖给富士康的新闻,也只是再次让市场看到的,是Nokia曾经那个富丽堂皇宫殿的断壁残垣,屹立在沙漠中,苟延残喘,消失在夕阳西下的沙暴中。

  2009年

  曾经的那个摔不烂,用不坏,良心产品的Nokia,未来还会重出江湖吗?

  互联网时代的悲情

  一个帝国的陨落和崛起,

  也不过就是眨个眼的功夫

  本期探秘:

  诺基亚沉默了这么久,它到底在布局什么?它是否有野心重新站上世界之巅?还是,就此在一路向北的路上越走越远?

  诺基亚的衰退:

  对于Nokia来说,曾经的它主要是靠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在非智能机时代,这一点有着巨大的优势。那时候的人们最多就是发发短信,打打电话而已。再多也就是玩玩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等像素游戏。

  无论怎么说,在上世纪90年代,Nokia那可是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的超大品牌啊。举个小小的例子,当时的人们在讨论手机的时候,并不会问你用的是什么牌子,而是问你用的是诺基亚手机哪个数字的型号。毋庸置疑,它确实带领着大家走上了移动电话的时代。

  而这一切,终将回归尘土,如果你不努力创新的话,尤其尤其是在科技界。

  ————————————————————————————————————————

  2007年,1月9号,Apple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机:Iphone 1. 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当Nokia的工程师还在嘲笑苹果智能机的“不结实,不实用,不智能”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自己的“中年危机”正式开始了。2007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份额是49.4%,然后第二年是43.7%,第三年是41.1%,第四年34.2%。。。。。一直到了2013年的3%。

  Nokia的高层当年完全误判了形式,他们认为,像Iphone这样的智能手机,普及时间将会是非常长的。而在未来的十年里,手机市场一定还是按键手机的海洋。这一点上,黑莓也走了同样的错误道路。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两家公司现在已经在智能机领域完全的消声灭迹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pple认为未来人们更需要的是软件上的产品,所以当时的Apple更倾向于大屏上展示好的内容。而Nokia更加倾向于高标准的硬件上的研发,在这一点上,也就注定Nokia由台前转向了幕后。

  ————————————————————————————————————————

  诺基亚的休整期:

  对于诺基亚来说,当年被微软收购,并不算一个太坏的归宿。是估值较为便宜的卖了。

  对于当年的收购,业界也有多种揣测,比如时任诺基亚的CEO斯特芬 艾洛普(Stephen Elop)是否是微软派来的商业间谍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艾洛普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曾就职于微软的商务部门工作。负责Mircoft Office的产品,是微软的高级管理层成员之一。

  2010年九月,他正式入职诺基亚CEO职位。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他任职期间,对于诺基亚手机,他坚决放弃了后来大热的Android系统,甚至包括后面成绩还算不错的塞班和meggo系统,坚决而决的只使用了Windows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样的决策,导致了诺基亚后面连续多季度的亏损和市场占有率的暴跌。

  对于舆论所说的:艾洛普只是为了让诺基亚的市值暴跌从而可以让微软更便宜的收购这样的说法。艾洛普的策略是坚决不承认。即使他后来又回去做了微软的执行副总裁。

  当然,在微软的这些日子里,诺基亚手机业务手机业务过得也不是非常好,是合作推出了几款windows Phone。在市场中掀起的风浪几乎可以不计。并且最近芬兰政府指责Windows收购诺基亚之后,并没有给诺基亚带来实质性的发展,并且诺基亚的芬兰分公司还在大量裁员。可是,东西都易主了,谁叫你当年不守好家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诺基亚在微软的日子里:

  虽然诺基亚现在江河日下,但是,其在硬件领域的专利和研发能力确实是不可小觑的。诺基亚1865年成立于芬兰。2014年,他的员工遍布全球120各国家,拥有超过61000名员工。在超过150个国家有自己的业务,并且每年收入达到了123.7亿欧元,对于这样的一家即使失去了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公司来说,它的体量。从来不曾让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对手小觑过。

  微软当年买下Nokia就是为了自己的手机业务的扩展。在这点上,微软的高层始终认为,收购Nokia之后,自己只需要做擅长领域的软件(Windows OS)就好了,靠着Nokia巨大的硬件研发实力,比起自己重头开始建立自己的手机业务,用Nokia本身的技术整合他的手机业务要划算的多。实际上,在2013年的时候,微软就进行过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裁员,当时计划裁撤到18000名员工,大部分都是微软手机部门的。当时的微软员工总数大概就有大概有125,000名,18000可是超过了10%哦。大家可以感受一下,Nokia对于当时微软拓展自己的Windows Phone有多么的重要。

  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都知道当时的微软正是看上了诸如非洲等这样的手机新兴市场的巨大红利期,才决定做自己的智能手机生态。他们预估当年的新兴市场里面大约有40到50亿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科技”。所以,在收购Nokia之后,微软推出的手机大概都是这样价位的: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知道Nokia手机部门现在的结局了:

  最后归宿到富士康也算得上科技企业了,并不算是一个很差的结果。

  —————————————————————————————————————————

  诺基亚的未来

  从2012年的手,当时的Nokia就决定要从台前走向幕后了。市场都开始察觉到,Nokia希望通过手上强大的硬件研发能力和专利积累。向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硬件研发为驱动的企业转型了(开始专注自己当下最可行且最擅长的事情,收缩战线,是很多公司在衰败之后都会干的第一件事情。)

  所以,今天的Nokia收购运动健康监控可穿戴设备公司Withings的“大新闻”其实并不奇怪。Nokia现在最希望做的就是通过自己实力足够强大的硬件能力,在下一个必火的可穿戴设备领域赌上一把。如果成功了,那就是自己的翻身之日,重返世界巅峰的跳板啊。

  —————————————————————————————————————————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消息面来看看这个“蛋糕”到底有多大:

  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市场的起点其实是从2010年开始的,当时的市场在一夜之间就出现了很多的智能手环或者有着可穿戴设备概念的产品推出。然而在2013年之前,市场的增长情况一直是不温不火的,2013年是一个节点,那年的8月,Google正式推出了Google glass。从此之后,市场的增长一下子就开始火爆起来。预计全球市场容量在2018年前后,可以超过120亿美元的规模。

  第一大类是智能手环,这类产品应该算是现在市面上的主体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之前,智能手环的规模还是非常可观的。

  第二大类是智能手表,无论是苹果,Samsung或是其他的各大智能手机厂商,对于智能手表未来的投入都是非常认真的。这样的结果导致的就是智能手表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第三大类是智能眼镜。对于智能可穿戴眼镜来说,目前为止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也就是Google Glass了。作为Google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一次出色的尝试,最后因为法律问题而项目搁置了。

  实际上,在物联网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整个可穿戴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并不会太多。对于这一方面的硬性条件,其实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一张图中张图,我们发现在未来的5年之内,还是以智能手表为市场急先锋,各大厂商也在加紧布局这一领域。所以说,最有意思的,还是其他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它们的增长率逐年提高比例最快。这一领域的创业和市场机会或将会非常巨大。大家要多关注才行。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linzhanpeng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风起云涌,移动医疗市

在“全民大健康”时代背景下,智慧医疗不仅是将医患、医务、保险等各医疗组成部分信息互联起来,更是优化医疗健康服务...[详细]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蓬勃发展 潜在产值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往日令人头疼的建筑垃圾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详细]

淘金“中国制造”,占据机器人千亿级别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模式和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提高制造...[详细]

第三方支付跑马圈地,移动支付一飞冲天

时代进步,生活方式逐渐发生着改变,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机、包括网络、包括电子商务,甚至包括我们的支付手段。...[详细]

我国酒庄建设情况及发经营策略建议

一、我国酒庄建设情况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蓬勃发展,酒庄建设如火如荼。除了在国内投资建设酒庄外,部分投资者走出国门到...[详细]

中国风电行业领跑世界,海上风电发展空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