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否能拯救人民币资产吗?
2016-6-14 9:41:0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其实,这一切都是套路。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你示好;想刺激一下对方,达到别的目的,就搞骂战。这套路是要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呢?其一是拉动国内投资,其二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这步棋过去叫势在必行,现在是不得不走。
在给美国最大的配额之前,中国已经给了几个国家这样的配额,主要包括英国、法国和新加坡,可投资额度达1.21万亿元。而这次给予美国的投资额度,将是除了香港之外给一个主权国家最大的投资额度。与此同时,中国也向美国重申保证:人民币汇率不会持续走弱,不必担心人民币贬值像今年初那样狂贬值,搅动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冲击低迷的全球经济。又是熟悉的一幕,非常时期的各种承诺,言之凿凿,最后能否兑现?彭博社援引中国经济学家预测,到年底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或会在2016年底达到1:8,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从1美元兑换6.5元左右的水平下降约20%。
人民币想成为坚挺的国际货币,第一取决于美元加不加息,第二是社会的生产效率,第三是货币自由流通。第一条中国没辙,二三条则取决于自己。然而,自从去年中国股市震荡导致大股灾,中国经济降温,高债务水平和货币政策走向都让境外投资者感到不安,人民币资产的投资不旺。进入2016年,情况也不容乐观。近两个月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甚至还表现出“倒退”迹象:今年前两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环比下降30-40%;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2月以来人民币存款规模创下近两年半来新低;人民币仍保持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缺跌破2%。这势头,不妙。
以目前流动性缺乏的状况,还想进一步“节流”是不现实的。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是“开源”。怎么让海外的人民币流动起来,用来购买投资人民币资产,这是人民币能在国际主流货币中立足的前提。过去中国是卖廉价产品给外国人,现在是要卖人民币资产。两者语境大为不同。目前,国内市场严重缺乏流动性,或者用官方说法叫做“不缺乏流动性,缺乏的是市场信心”。反正无论是什么说法,靠国内的投资来支撑是肯定指望不上的。国内资产外逃的日子里,出于稳定市场之需,必然要请一些外来的和尚来念经。言下之意,要给人一种印象:中国孕育有大把投资机会,而且我给了你1.2万亿的总额度,还不够你投的?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究竟美国人会不会比中国老百姓还傻?当然没这个可能。虽然我们在对外宣传时都知道说一句话:“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也是以市值计的全球第二大股市”,但这句便宜话并不能成为美国的投资机构大举投资中国市场的理由。凭什么国际友人要赔钱来帮你兜底呢?人民币资产有多少投资价值是另一个话题,但不可回避的是,中国市场当中存在监管混乱的问题,也有估值暗箱操作的问题,公司参差不齐,市场烟幕重重,需要慎重选股。而且,大部分人担心的是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否能保持长期的连续性,而不是随意性很大,甚至朝令夕改。以上种种因素,都将决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而这些,恰恰都在2500亿额度的考虑之外。
所以,并不是简单弄一个额度指标那么容易的事情。美国资产管理机构和对冲基金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表示,在中国政府能够解决去年股市暴跌以及人民币剧烈波动这些问题前,他们对于向中国大规模增加投资十分谨慎。美国人、欧洲人较为严谨的投资习惯、监管体系和相对透明的运作机制,确实和中国的投资市场有很大不同,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一窝蜂的投资人民币资产。因此,2500亿人民币投资虽看似巨大的蛋糕,但考虑到国际投资机构的谨慎,最后能不能足额使用,尚且存疑。相反,我认为那些“出口转内销型”的投资机构,能够从这政策红利中分得利益的机构倒是最有可能积极的响应。
A股烂、基金烂、创投市场烂、企业营商环境也烂……这“烂”也是个系统工程,修补非一日之功。大举引入境外机构投资看起来好像是让跨国机构帮我们理顺人民币资产市场,帮我们找到有价值的投资,建立人民币资产的信誉度,进而建立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这想法想得实在很美好。但这过程其实需要耗费极为漫长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RQFII的升级不过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空间,就好像高速路增设了入口数量,并拓宽了车道。但如果这本来是一条质量堪忧、路牌指示不清、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的高速度,哪个司机敢轻易把车开上去呢。
- 推特推Periscope到底垂死挣扎还是扭转乾
- 数说美国的枪支暴力有多严重?
- 2024中国将变高收入国家?请先躲过这几个陷阱
- 重磅消息!万科CHO陈玮离职 传闻加盟滴滴出任
- 华为管理制度:从佣金制到奖金制
- 现在,我们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吗?
- 未来10年企业IT行业趋势思考(一) 工业革命
- 李泽楷身家曾超过李嘉诚 过早清仓腾讯股份少赚千
- 个人投资者不干了!新三板定增市场正“去散户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