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这一论断,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强调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脉相承。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科技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科技的社会作用逐步增强。如今,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国家赖以强大的根本依靠。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我们正在朝一个科技强国迈进。
目前,全球孕育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们的大机遇,也是大挑战。对我国而言,经济新常态下,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而科技创新是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前景。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其实过剩的是普通钢材,大量的优质和特种钢材仍然需要进口。我们并不缺需求,而是缺乏满足需求的产品,或者说是正确的供给。而通过材料研究、制造工艺和生产装备的创新和进步,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拉动需求。
对普通百姓而言,科技创新承载的不仅是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还有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对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的期待。我们要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创新的科技成果更多进入百姓生活。
- 人工智能虽不至于毁灭人类 不过或致千万人失业
- 负利率政策拯救不了日本和欧元区经济
- 浦东机场爆炸肇事者高喊后引爆啤酒瓶 暂脱离生命
-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两年 日均孵化1.4
- 试水“直播+旅游”同程旅游联合斗鱼直播南浔游
- 规划须科学 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太“任性”
- 哪些中国创新产品正在风靡全球
- 百度曾良:用大数据推动高尔夫产业升级
- 郭利根:普惠金融不是搞慈善和救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