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该公司就此作出回应称:保监会从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角度发布实施了这项重要新规,渤海人寿全力响应监管政策,正在积极进行业务类型、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该公司目前正在加快实施第二轮增资步伐,预计年内资本金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这将为渤海人寿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本金基础,并保证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健康发展。
据了解,渤海人寿注册在天津自贸区,2015年是该公司成立后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当年度注册资本金由8亿元一次性跃升至58亿元,资产总额超过96亿元,所有者权益达59.94亿元;当年度保费规模逾33亿元,打破行业7-8年的传统盈利周期定律成功实现盈利,净利润达到8094.25万元,创造了国内寿险公司盈利周期最短纪录。2016年一季度,渤海人寿总体规模保费达成超过171.29亿元,其中原保费收入57.4亿,两项不同口径计量下的保费增速在国内75家人身险公司中均位列前茅。
伴随3月份保监会关于中短存续期产品的新政实施,以中短期产品为主力的众多中小型新兴保险公司普遍出现业务环比显著下滑现象。为应对新规,一部分险企正在努力通过业务、产品结构调整和扩充资本金规模来确保公司未来一个阶段保费的可持续化增长。渤海人寿就如何应对新政作出表态:在目前收益下行且出现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保险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同时对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出于行业风险管控考虑,宣布叫停保单存续期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规避了利差损风险,是有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渤海人寿也随即开展了一系列产品和业务结构调整举措。据悉,该公司在开展中短存续期业务的同时,还将大力拓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实现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兼顾、长短期产品合理搭配的业务结构,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渤海人寿同时称,公司将继续兼顾风险、速度、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在继续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偿付能力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现金流风险管控,以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客户利益。
据了解,渤海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始终保持在500%以上,远远超过保监会规定的偿付能力充足Π类公司标准及行业平均水平。而伴随着偿二代政策的实施,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管理面临更高要求。据此,为有效控制经营风险,支持和保障未来业务持续发展,渤海人寿自2015年即已开始逐步推进增资工作。其中,首期增资已于2015年10月获批,第二期增资工作也于2016年初即已启动,年内有望增资至200亿元,届时资本金实力在行业内将位居前列。
- 为增强风险防护能力 渤海人寿优化产品结构
- 央行张涛: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
- 证监会姜洋:支持启动深港通 要完善沪港通
- 央行副行长张涛首秀: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全方位监管
- 民间投资大幅下降!钱都去哪里了?
- 人民日报:校园网贷风险多发 致部分学生背负巨额
- 法媒:大部分欧企称如果条件放宽仍会加大在华投资
- 风险项目环比增长 信托行业强化风控
- 春和短融违约 债券投资者与承销商陷争议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