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的第八次访华
库克昨日表示,中国的开发者已在苹果应用商店中累计获得超过70亿美元的收入,更惊人的是这当中一半是在过去12个月发生的,开发者在中国创新开发的应用,被全球近160个国家的用户下载和使用。开发者则希望苹果能够在App Store中增加评论的互动功能,让开发者可以直接和用户进行互动交流。
这已经是库克担任苹果CEO以来的第八次访华,与前任CEO乔布斯不同,库克非常重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耕耘。2012年3月,库克首次以苹果CEO的身份访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亲自接见了他;随后的三次,库克主要是与三大运营商商谈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库克此次与柳青一起出现在苹果店,而上周,滴滴刚刚宣布获得来自苹果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库克还指出,现在还处于行业高增长的开端,中国政府提出的“互联网+”和鼓励培育创业者的政策,都是高增长的基础,今年二季度内,苹果将在中国开设更多商店,预计夏天就可能达40家。
解救掉下神坛的苹果
自2013年起,库克基本每年来华两次,其中,不乏为挽救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所做出的努力。2013年7月,苹果财报显示,苹果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大幅下滑14%,库克访华会见了当时的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并于次年达成协议,扩大了中国市场份额,救市成功。
对于库克此次来华,有消息称,重头戏是继续与中国的宣传部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机构进行沟通。2015年9月30日,苹果宣布为中国内地用户推出Apple Music、iTunes电影以及iBooks书店服务。然而,今年4月,多数用户发现,想要通过iTunes购买电影或者是通过iBooks购买电子书均告失败。有消息人士称,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令关闭了苹果的iTunes电影和iBooks书店服务。
虽然被人们熟知的“苹果牌”产品是iPhone、iPad、Mac之类的硬件产品,但根据苹果多年的财报数据,包括App Store、iTunes在内的苹果服务却是该公司惟一一项连续八年收入增长超过10%的业务,而且在今年一季度,苹果的服务业已经悄无声息升至收入来源的第二位,比例为12%。
对于苹果来说,中国市场是重要的成长市场,包括库克在内的苹果公司高管均预计,按照营收计算,中国市场未来将取代美国,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市场。所以除了服务板块,库克来华也是为了拯救硬件产品在中国日益下滑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26%,手机出货量下滑15%。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情况,库克不得不亲自跑一趟中国。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表示,除了解决上述两个麻烦,库克此次来到中国可能还会为该公司的电视服务在华展开而努力,此前已经有迹象暗示Apple TV将入华。去年底,中国区的 Apple Store应用突然泄露国行Apple TV的信息,虽然这条信息很快被苹果删除,但给了不少果粉期望,毕竟苹果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iPhone这条单一的产品线上是难以持久的。Apple TV一直没能够成功入华,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除了政策限制,内容版权或许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库克此次可能会与相关部门就此事进行沟通。
iPhone 7或成新引擎
iPhone销量的下滑并不是偶然。消费电子观察家梁振鹏指出,苹果近两年最致命的地方还是产品本身,与iPhone的经典款4S、5S相比,6S系列和SE都极缺创新亮点。
可以看到,iPhone 6S除了3D Touch触摸感应技术还算是可圈可点,其他参数上的更新与此前的iPhone 6系列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还增加了一些“槽点”;而iPhone SE压根就是缩小版的iPhone 6S。
在今年iPhone SE推出时,曾有专家分析,苹果很可能是将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应用到了今年9月才会发布的iPhone 7身上。根据目前透露出的消息,iPhone 7可能采用无边框屏幕设计,前置相机、Touch ID和其他传感器都“隐身”在屏幕中;在续航方面,iPhone7/7 Plus也有很大的提升,电池容量将分别在1750-1850mAh、 2850-3000mAh,再配合全新的iOS 10系统,整体的续航能力将提升20%-30%。库克曾经表示,苹果接下来登场的产品会很惊艳,必将重新引爆中国市场。
“如果新一代iPhone的创新亮点足够大,不管是其他手机品牌的用户还是苹果的老用户,都有理由购置这款新手机,而且能够扭转苹果目前营收、股价齐下滑的尴尬境地。”洪仕斌如是说。
- “提速降费”政策实施一周年 运营商少收400亿
- 被曝强制员工购买手机 乐视回应:本是半价福利
- 搜狗搜索被指诱导用户遭起诉 奇虎索赔千万
- 中国联通为金立发补贴 20个亿砸向线下渠道
- 乐视员工称被要求自费购买乐视手机
- 为什么竞争对手无一例外都在抄袭苹果?
- 中信国安:正常推进奇虎360私有化项目
- 迫于压力 谷歌封杀搜索页面高利贷广告
- 苹果遭专利诉讼被索赔28亿美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