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的目标,《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三个“力争”:力争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力争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力争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2个百分点,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
《意见》提出了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大豆政策扶持,建立优质大豆保护区,加强大豆市场调控,和科学引导健康消费等六大项具体措施,以抓好大豆生产发展。其中在区域布局方面,《意见》要求,实施《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完善《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夏大豆优势产区,要调整优化结构,因地制宜调减玉米,扩种大豆。“镰刀弯”地区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推行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构建合理轮作体系。
多位专家表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叶贞琴表示,当前玉米出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库存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东北四省区库存压力比较大,市场价格下降比较多。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态保护、市场需求等因素,政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玉米结构进行调整。而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两点考虑:一是这一区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二是该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种植玉米不仅不经济,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对于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大豆生产发展的定位就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的需求,同时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这不是追求大豆的自给水平,也不是与进口大豆相抗衡,目的是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
- 农业部:调减玉米种植 扩大大豆种植
- 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农业部发文促大豆生产发展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 北京率先发布建筑业“营改增”实施意见
- 发改委: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应有序放开用电计划
- 西藏“语言+技能”职教助力扶贫“攻坚战”
- 上海房产新政从严:外地有房无贷或差异执行二套政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或将被纳入信用记录
- 工商总局将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