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房产交易风险层出不穷 中介市场或迎规范契机

建筑房产  2016-3-15 11:40:1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有过买房经历的人,或许对这种场景记忆犹新:谈妥价格,马上准备签署买卖合同时,忽然房主不卖了,理由是价格有点低了。而另一边,中介会暗示卖房业主,价格可以再加几万,甚至“加30万”也照样卖出去。   

 

       有过买房经历的人,或许对这种场景记忆犹新:谈妥价格,马上准备签署买卖合同时,忽然房主不卖了,理由是价格有点低了。而另一边,中介会暗示卖房业主,价格可以再加几万,甚至“加30万”也照样卖出去。

  “现在的市场,买房人一般会照着10万划价,我给您多标30万,最后您多20万卖出去,不也比现在好?”在媒体的报道中,上述买方卖方遭遇的情形,让最近想卖小房换大房的荣先生同时经历了。

  荣先生的双重身份或许算幸运的,但对很多身处二手房交易中的人来说,身处“陷阱”却不知。

  据报道,年近六旬的上海市民沈先生在今年1月看中黄浦区中山南一路上的一套二手房,但在交完20万订金后发现,该房屋存在550万抵押且已被两家法院查封。值得注意是,该处房屋去年8月挂牌后就已被法院查封。但据沈先生回忆,中介在交易中始终未提到过此事。

  还是上海今年初的案例。欲购置婚房的庄先生已支付80万元定金后,约定9天后正式签署房屋买卖合同,购置一套370万元的房屋。孰料,当需要签订买卖协议时,才被告知房屋有高达167万元的抵押贷款,房产证无法办理。更令人吃惊的是,此房在上述约定时间约一个月后,以388万元的更高价格被该中介挂上网。

  荣先生的经历更多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的问题,但上海的两个案例,却涉及中介机构故意隐瞒房屋的抵押情况,未尽如实披露义务的问题。
  
  租房市场也同样“陷阱”重重。


  2014年年初,北京住建委就曾公开通报2014年2月投诉前十名的中介,其中北京链家、中天置地、中伟置地等房产中介均上榜。

  据报道,被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提前终止租赁合同、未按期支付出租人租金、租期届满不退还押金、违规打隔断出租、拆除违规隔断后引起的租金和押金纠纷等。

  从媒体报道中,中介不退还租客押金的情况较为常见。记者还梳理了不退押金的“几宗罪”:毁坏装修罪、卫生脏乱罪、违约扰民罪。据报道,租房人小艾因为在租赁期间,曾有两次带朋友回家过夜,违反了合同中“一人租房”的规定,必须支付违约赔偿金。

  2投诉“重灾区”

  由于二手房交易流程复杂,很多买房卖房人选择房屋中介来提供居间服务。但从近几年的媒体报道,尤其是消费者维权的情况看,被房屋中介忽悠,甚至被“坑”的报道屡见不鲜。

  早年涉房屋中介违法违规的,涉及无照经营、恶意竞争、“私自完成买卖交易的,按居间服务费双倍赔偿”等类似霸王条款等情形。而随着近几年房价不断走高,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翻倍增长,学区房等特殊购房需求渐成常态,带来了二手房交易热,新的交易风险也随之“升级”。

  为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2013年,住建部曾发文严查房地产中介十大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未履行书面告知义务,强制提供代办贷款、担保服务并额外收取费用的行为;协助当事人签订“阴阳合同”规避交易税费的行为;侵占、挪用房地产交易资金的行为等。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6月开始全国集中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治理至当年年底,全国各地共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48149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4521起。这一数字也显示了我国当前房地产中介市场规模之庞大。

  为进一步规范房产交易,近两年住建部等部门也陆续出台了《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等文件,上述违法违规行为有所好转。但房产中介服务的投诉增长迅速,“陷阱、”风险不断出新花样依然是老百姓的“心头患”。

  临近“3·15”,各地纷纷通报消费者维权问题清单。甘肃消协3月4日的通报显示,房屋中介与汽车售后等成消费投诉重灾区,一些中介服务商不如实告知相关事项,订立合同故意隐瞒重要事实问题突出。

  来自上海市消保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房产中介服务投诉量达到794件,较2012年增长184%。

  上海市消保委的消费体察显示,房产中介行业还存在虚标房价、隐瞒房产真实信息等问题,高达56%的房源与网上宣传不符。在房屋中介行业,仅有11%的消费者满意,高达84.8%使用过服务的消费者遇到了消费纠纷,却只有21.6%的消费者维权。

  报道还称,上海市消保委发送约谈公函的20家中介公司中,仅有11家派代表现身,包括太平洋房屋等中介公司直接“玩消失”。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媒体报道中被起诉或投诉的知名房产中介也不少,如链家、我爱我家、爱屋吉屋等。

  有相关调查还显示,房产中介对消费者从显性侵权转向了隐性侵权,消费者没有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维权的比例很低。

  3可能的新风险

  老“陷阱”依然存在,新的风险又变着花样出现


  为了推动房产交易,很多房地产中介提供了许多增值服务,比如金融衍生品。目前看这一业务已导致了二手房交易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清单,如“首付贷”等金融杠杆的使用。

  首付贷是指在购房者首付款不足情况下,地产中介机构、开发商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其提供用于首付的贷款,让购房者可以提前进入楼市,即在杠杆上加杠杆,增加了贷款的风险。

  据了解,房屋中介会对客户的还款能力做一定的评估,一般期限是3年左右,利率大部分在7%至9%,贷款金额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在实际操作中,“首付贷”让部分购房者的实际首付已降至10%。

  再比如,北京地区二套房目前要求50%的首付比例,那么一套400万元的房子首付部分应当为200万元,杠杆只有一倍,而如果购房者原有的房屋能贷出150万元,实际缴纳资金只有50万元。

  有分析称,“首付贷”等金融杠杆存在风险,因为一旦房价停止上涨或者进入下跌通道,“首付贷”产品极易陷入兑付危机。《中国经营报》日前报道,今年初一线城市遭遇的房价疯狂上涨因为涉及首付贷等诸多问题,而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住建部一位高层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房价过快上涨与首付贷有一定的原因。”

  有数据显示,3月9日,北京2016年开年两个多月二手房签约创造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同比增长了95.5%,成交量几乎翻倍。与此同时,首付贷推高房价的背后因素浮出水面。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正在严肃处理一批中介机构,主要是参与违规首付贷的中介机构。”据媒体报道,中原地产、链家、我爱我家、搜房网等沪上多家房产中介机构均暂停提供“首付贷”业务。广州也有多家房产中介叫停“首付贷”。

  首付贷的风险,一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推高房价,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则此类业务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另一方面,对购房者来说,在这种没有首付压力甚至零首付的情况下入市,最终风险会转嫁给购房者身上。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如果房价下跌导致购房者出现损失无力偿还贷款时,购房者通常会先选择返还银行贷款,投资者的本金安全无法保证。

  记者发现,现实房产交易中,也不乏楼盘房屋中介或销售人员主动“游说”购房者使用“首付贷”的情形。

  据了解,为了开展首付贷业务,不少房屋中介机构还专门成了金融业务部门。报道称,人民银行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自办的金融业务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是违法从事金融业务,而且这里面还存在着自我融资、自我担保、搞资金池的现象。

  而对购房者,尤其是资金不充裕的人来说,辨识房产中介的金融服务是否合法,是非常困难的。

  据报道,央行日前宣布,将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首付贷”金融业务进行清理和整顿。

  这或许给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整顿规范提供了一个新契机。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yangtingting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