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月份的MWC移动世界大会中,情况似乎变得更糟,亮相的只有佳明发布的健身腕带,没有任何一款全新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甚至知名可穿戴设备制造商Fitbit都没有出席MWC2016。
智能手机遇冷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之前一直被看好的智能手表市场,突然“遇冷”了?实际上,智能手表市场从未真正起飞,主要原因如下:首先,高科技品牌不知道如何设计精美的产品;其次,瑞士手表制造商不具备将科技集成到产品中的能力;最后,小品牌根本没有充足的研发预算来制造超高科技的硬件。但是,也许这些厂商的真正忧虑还是在于AppleWatch,它们一直生活在苹果威胁的阴影之下。
在苹果发布AppleWatch之前,最畅销的是三星的Gear产品线,但是它们在2014年的销量仅为120万块。而在2015年AppleWatch发售仅8个月之后,它就成为最为畅销的智能手表产品,占据了智能手表市场2/3的份额。
虽然AppleWatch是当前售价最为昂贵的智能手表之一,并且也是仅有的几款兼容iPhone的手表之一,技术上的操作也较Pebble或其他非AndroidWear品牌更加复杂,但是它的销量却一直很强劲。虽然苹果并未透露具体的销售数字,但是分析师普遍认为其总销量超过1200万块。
忽略用户的实际需求
瑞士智能腕表品牌MyKronoz的营销经理SarahSegre表示:“科技巨头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和最新技术,而不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购买力。”
据悉,MyKronoz旗下产品的售价介于45美元至220美元之间,产品销量最近刚刚突破百万大关。MyKronoz的首席执行官BorisBault表示:“所有的智能手表制造商都希望在它们的产品中添加尽可能多的复杂功能,他们似乎忘记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实际上,一个简单、易懂的可穿戴设备才是用户最根本的需求。”
对此,时尚品牌GuessConnect表示认同,该公司的产品经理ElizabethThompson表示:“人们想要的是时尚和简洁。”
放眼当前的市场,MyKronoz或GuessConnect都未销售功能复杂的产品,反而是高科技厂商都在这么做。2016年,诸如索尼、宏碁、华硕和LG等厂商并未对外发布新品,而GuessConnect则将旗下的智能手表产品种类自5扩大至20。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越来越多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了呢?也许,这是因为大多数高科技厂商从一开始就不了解用户对于智能手表的实际需求,也就无法设计出一款出色的产品或者是以更好的角度对其进行宣传。
AppleWatch的设计仅仅是差强人意,但是它却成功主导了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它拥有既定的零售业务以及正确的行业合作伙伴。三星的GearS2虽然拥有美观的外形设计,但是却很难购买到。
瑞士钟表厂商不重视
除了苹果之外,瑞士钟表厂商的加入也让一些科技厂商倍感压力。当前,市面中最有趣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都来自于钟表厂商,它们分别是FossilQFounder和泰格豪雅CarreraConnected。如果将差异颇大的FossilQFounder与LGWatchUrbane摆在一起让用户选择,用户肯定会选择前者。
有数据表明,在AppleWatch上市之后,瑞士手表的销量下降,并且有更多的时尚或手表品牌开始进军智能领域。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认为瑞士手表销量的下降并不仅仅与AppleWatch有关,还与全球的经济有关。毕竟,很多的瑞士手表品牌都定位奢侈品,与AppleWatch定位消费类电子产品还是有所不同的。
同时,时尚和手表品牌进军智能手表领域,大多数都是以“打酱油”的姿态现身,它们并不真正地想要在智能手表市场中立足。StrategyAnalytics的执行董事NeilMawston认为,瑞士钟表品牌并不会在智能手表市场中引发轰动。他表示:“瑞士钟表业对于智能手表的态度仍然是保守观望,它们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传统手表,虽然它们有的已经涉足智能手表市场,但是它们却也希望智能手表会消失。”
等待AppleWatch2
当前,用户最为感兴趣的智能手表品牌仍然是苹果,其他的品牌也只能算是陪衬。根据预计,苹果将于3月21日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很有可能会对外发布AppleWatch2智能手表。如果AppleWatch2真的到来,并且在设计、功能和电池寿命方面有所突破,那么它将会继续引领整个市场。
其他科技厂商之所以没有在年初的CES和MWC中推出新款智能手表,主要原因也是在观望苹果的动向,然后再伺机而动。也许,2016年仍然不会是智能手表真正起飞的一年,但是它可能会是AppleWatch巩固市场地位最为关键的一年。
- 今年智能手表降温 都在观望Apple Watc
- 阿尔法完胜,我们会迎来人工智能律师吗
- 人机大战背后:人工智能投资现风口?
-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公司可考虑这10个方向
- 你必须知道的七个虚拟现实的教训
- IDC:2016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5.7
- 中国科学家:促进无人驾驶走近现实生活
-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打开“未来新世界”大门
- 美科学家欲借虚拟现实眼镜治疗毒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