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对本报表示,通过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可以降低购房者入市门槛,适度激活当前的以自住需求为主的楼市成交量,缓解当前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半数以上二线城市库存相对较大的市场压力,同时使房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成为当前楼市发展的关键。
近两年行业扶持政策对市场的承托效应显著,2015年全年销售额如期超越2013年峰值,住宅销售额达7.28万亿,同比增长16.6%,再创历史新高。
中信建投房地产小组认为,在成交数据歌舞升平的背景下,凸显的是全国城市之间分化格局。据其统计,2015年一二三线重点城市成交增速分别为39%、14%和13%,一线城市自二季度以来一直维持量价齐升的积极态势,因一线市场往往具备示范效应,二线主流市场已经预热,部分城市如南京等区域从房价到地价的传导已经显现。此次进一步加大资金杠杆将促使这个市场延续增长。而三四线城市不会因政策而改善,这些城市依然需要时间换空间。
“一些供应量过大的城市怎么刺激都没戏,但有些区域性核心城市还是会受政策利好的。”上述开发商人士表示。
同时,改善型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中信建投房地产小组表示,2015年以来成交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的在于改善性需求的崛起,限购解禁叠加二套房贷松动,扭转了过去刚需户型占比持续提升的势头,在其跟踪的主流房企成交结构中,90~170平方米以下房型的成交占比达到历史新高,以首次改善为主要购房目的的需求渐成主流。
“此次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调,结合全国二孩政策的落地,改善型需求的热度在2016年仍有望延续。”中信建投房地产小组分析。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房贷新政将有利于一线城市周边的城市,比如京津冀的燕郊、廊坊,长三角的昆山、嘉善,珠三角的东莞、惠州等,一旦房贷下调,市场交易会快速飙升。
- 本轮楼市新政主针对二三线城市 一揽子政策可期
-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创34月新高 均价持续16月上
- 房价涨幅远远赶不上地价 土地市场火热蕴含风险
- 一线城市豪宅成交均价过十万 专家称市场热度将持
- 房企迎近年最好开局 二三线市场增长待观察
- 各地去库存政策合力强化 房企业绩现分化
- 1月份百城住宅均价继续上涨 深圳涨45%居首位
-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为新房6.6倍 楼市全面进入存
- 房地产行业告别暴利时代 利润下降倒逼房企转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