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上海豪宅公寓成交3124套,位列四个一线城市之首,同比增长358%。北京成交691套,同比增长48%。广州成交63套,同比增长了近5倍。深圳成交2291套,同比增长了13.5倍。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谢金龙认为,深圳豪宅公寓成交面积持续大涨的几个原因在于,一是延续刚需盘的价格大涨,使得一部分人在高位出售旧房换新房,进而有资金进入豪宅公寓市场;第二个基于地缘优势,带来部分香港、澳门等高收入人群的投资投机需求;第三,价格涨幅过快,导致更多在售和开盘项目“被豪宅化”。
在价格方面,2015年第四季度,一线城市豪宅公寓的成交均价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楼盘成交均价分别为10.4万元/平方米、11.3万元/平方米、8.7万元/平方米、10.3万元/平方米,环比三季度分别增长13.4%、14%、-1.2%、15.1%,除广州外,其他三大城市均有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城市豪宅公寓项目成交均价前10名中,上海、北京占据9席,成交均价都在12万元/平方米以上。其中,位列首位的上海汤臣一品项目成交均价超过26万元/平方米。
谢金龙认为,无论出于自住还是保值目的,在当前楼市复苏、投资渠道受限、经济前景难辨的大环境下,豪宅公寓市场的热度还将进一步延续,但考虑高端市场容量毕竟有限,未来需求将更为温和。
在分析成交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时,谢金龙分析认为,首先,在楼市复苏的背景下,尤其一线城市楼市量价都大幅增长,由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动,部分高净值群体购房热情空前高涨。其次,经济、股市前景难辨,投资选择相对有限,投资投机加快入市,进一步增长了对这种抗跌保值效果较好的产品的需求。
“楼市城市间进一步分化,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上深最受投资者青睐。”谢金龙认为,此外,由于目前土地价格的飞涨,开发商为了项目能盈利,给楼盘增加了很多附加值和配套设施,以增加项目溢价能力,从而造成很多项目被豪宅化。
- 房企迎近年最好开局 二三线市场增长待观察
- 各地去库存政策合力强化 房企业绩现分化
- 1月份百城住宅均价继续上涨 深圳涨45%居首位
-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为新房6.6倍 楼市全面进入存
- 房地产行业告别暴利时代 利润下降倒逼房企转型
- 曾经的土豪行业风光不再 房企开始转型高估值行业
- 产品结构不合理致使产能过剩 木门企业合理生产是
- 三四线城市销不动 北上广深要补存量
- 供给侧改革重塑商业地产推动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