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认为,从保险业的基本逻辑来看,保险本身更多的是解决存量问题,解决存量中的不确定性,但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增量。究竟是保障还是投资,是风险融资还是财富管理,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行业许久。“保险的逻辑是互助,包括了他人的互助,还有自我的互助。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现代保险业在体现互助的过程中,核心指标是效果。”他说,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保险业将从关注个体福利,到更多的聚焦社会扶持,这是中国在面向“十三五”过程中的重大特点,对保险业来讲是巨大机遇,所以社会总效率将成为一种评价标准,进而孕育出保险型社会和国家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具体到实现途径,主要是保险业在未来社会转型当中应该很好的发挥两个作用,从社会管理,尤其是社会风险管理的存量角度来看,保险业应当扮演一种承接作用,从增量角度来看,保险业应该扮演助推作用。另外,保险业未来需要顺着共享经济的思路去开拓业务,去提供服务,具体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客户维度,另外一个是产业维度。冗余管理、场景营销和碎片化运营将是主要的解决视角和实现方式。
在谈到保险业未来路径时,王和展望道:“未来保险业变革创新的路径基本上按照基于新技术和创新应用的模式去展开。保险业变革创新将与大数据和平台化紧密相关。在此背景下,将从根本上改变并继而催生出物联网、摇杆引擎、定位技术、分子医学这一系列的科技改良,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 王和:保险业十三五面临门槛 需迭代思维
- 金戈:震荡无妨 周五继续挖掘两板块黑马股
- 乌丹星:养老产业须改革进入退出机制
- 马骏:环境信息披露将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
- 德勤:2015年中企境外并购或突破1200亿美
- 汪涛:房地产销售现回暖 高库存拖累经济增长
- 赵晓光:智能手机浪潮结束 下一站虚拟现实
- 穆迪:2016年中国房地产业稳定 销售增长或放
- 李小加:利用沪港通模式与内地修建更多大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