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中国并购服务全国领导合伙人叶伟文11月10日表示:“推动中国境外投资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鼓励‘走出去’和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货币宽松,以及人民币相对其他主要货币维持强势。”
他预测,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相比去年620亿美元,增长一倍。“以前,很多中国企业只考虑一些控股甚至全资收购的交易,但随着单宗并购交易规模的扩大,他们也开始愿意接受一些少数股权的并购交易。”
德勤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外并购投资十分火爆,其增长率超过主要发达国家,国内境外并购交易项目累计173宗,交易额为568亿美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5%和70%。
“从并购交易的平均规模来看,交易金额有显著上升,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希望寻找5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并购机会,因此他们主要的目标区域为西欧、美国等成熟市场的企业。”叶伟文指出。
西欧成并购首选目的地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中,西欧俨然已成为最热门的目标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西欧完成的境外并购交易共有35宗,交易额共计2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37%。西欧市场占中国企业海外整体并购交易金额的比例则由去年同期的30%增加至43%。
“由于西欧很多国家的经济复苏仍差强人意,很多企业迫切需要出售资产,同时欧元汇率走低使得这些待售资产的估值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作为成熟的市场,西欧拥有很多消费品牌、高端制造企业,这些都是中国企业非常感兴趣的。”叶伟文表示。
美国作为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成为中企海外并购的第二大目标市场,今年上半年共有99亿美元的并购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3%。相比之下,一直作为中资企业海外资源并购的第三大热门市场的澳大利亚,期内的并购交易额锐减27亿美元,同比暴跌53%。
从行业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心也转移至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今年前六个月,上述行业共达成35宗并购交易,涉及额累计2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9%。
截至今年6月底,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的境外投资交易额占43%,而去年同期占比则为24%,增速十分迅猛。同时,中国制造企业也纷纷布局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制造业的并购交易达39宗,交易金额为128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飙升72%。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能源与资源行业曾是中企海外并购的焦点,然而资源并购热潮已明显降温。今年上半年,中国该行业共完成22宗境外交易,交易总额为55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20%。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过去5年中国企业希望获取能源矿产等战略性资源的海外并购项目数量占比仅为20%,而希望获得技术、品牌和市场的海外并购占比却高达75%。
尽职调查占比约六七成
从曼哈顿的地标酒店到伦敦的顶级办公楼,中国“土豪们”自豪地插上了自己的坐标。然而当光环褪去之后,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几年前我们发现一些大规模的并购交易甚至没有任何前期的尽职调查,尤其一些国有企业,他们海外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走出去的战略考量,而经济投资回报并非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一些企业在海外收购中可能支付了较高的溢价,但最终可能会面对经营亏损。”叶伟文坦言,目前整体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尽职调查比例约六至七成。
他指出,一些企业对并购标的所在市场的税务、会计、法律等了解甚少。“以劳工法为例,收购完成之后,他们发现当地的劳工保护条例非常严格,从而产生一些劳资纠纷,影响了并购后整合重组的进程。”
据商务部研究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目前近三成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业绩处于亏损状态。
该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盈利情况方面,仅13%的企业盈利可观,24%的企业基本持平,而其余24%的企业目前暂时处于亏损状态。
- 德勤:2015年中企境外并购或突破1200亿美
- 汪涛:房地产销售现回暖 高库存拖累经济增长
- 赵晓光:智能手机浪潮结束 下一站虚拟现实
- 穆迪:2016年中国房地产业稳定 销售增长或放
- 李小加:利用沪港通模式与内地修建更多大桥
- 楼继伟:十三五全力抓好养老和医疗两大社保重点
- 凯恩斯:改变政企合一 沪指可能再上4000点
- 金鼎:所谓圆弧顶似是而非
- 名家观点-谁是南海的纸老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