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15年的6.9%-7%下滑至6.2%,2017年进一步放缓至5.8%。汪涛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存在,“十三五”期间6.5%的经济增速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和多次降息,中国房地产近月销售出现回暖。自3月份政策放松后,房地产销售回暖,一线城市以及一些二线城市的价格上升,周期似乎已经见底;9月份新开工突然出现强烈增长,也是今年来的第一次;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也出现明显好转。
汪涛指出,尽管房地产销售出现回暖,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建设仍将继续疲软,而且带动整个工业、矿业的投资和生产也将继续疲软。汪涛分析称,一线城市库存已经不高,三四五线城市库存量非常高,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非常谨慎。虽然9月份新开工出现了明显好转,但新开工的数据波动非常大,预计10月份将出现较大的负面调整,明年新开工可能是零增长,相对于今年下降百分之十几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在房地产销售回暖的同时,建设活动仍持续下降。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3亿平米,同比增长7.5%,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据中国经济网此前报道,按照我国人均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空置”的住房可供2.2亿人口居住。而前9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2.6%,前9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3.8%,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土地市场低迷依旧。
汪涛表示,虽然销售出现明显好转,但在建面积和房地产投资下行比想象的要多,最主要是因为去库存。即使明年新开工数据出现明显好转,整个在建面积还是承受向下的压力,整个房地产投资还是在弱化,明年也还会继续弱化。即使明年销售好转能继续,大船要掉头,也需要一段时间。“整体建设规模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如果要出现探底反弹还要一两年的时间”,汪涛说。
房地产建设疲软导致工业生产和投资的疲软。汪涛指出,如果在建面积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都下行,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对钢筋、水泥、建材、机械、交通运输、煤炭等各方面的需求也会更加疲软。而且这些行业中还有一些产能过剩已经很严重,如果明年淘汰过剩产能,对工业生产、对投资肯定又有负面打击。
面对房地产下行压力,政府会用政策工具去抵消、对冲。汪涛表示,政府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棚改、管网建设、公共交通运输、新能源、污染治理,都是新增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汪涛预测,明年基础设施投资仍然会保持高位增长,可能在15-18%之间。
- 汪涛:房地产销售现回暖 高库存拖累经济增长
- 赵晓光:智能手机浪潮结束 下一站虚拟现实
- 穆迪:2016年中国房地产业稳定 销售增长或放
- 李小加:利用沪港通模式与内地修建更多大桥
- 楼继伟:十三五全力抓好养老和医疗两大社保重点
- 凯恩斯:改变政企合一 沪指可能再上4000点
- 金鼎:所谓圆弧顶似是而非
- 名家观点-谁是南海的纸老虎
- 科技大事件:2015年Mac遭恶意攻击次数创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