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港交所最新公告披露,神州租车(0699HK)董事会主席兼CEO陆正耀9月18日和9月21日分别以12.29港元和12.10港元的平均价格增持公司股票150万股和522.8万股,总价约8170万港元。
这是陆正耀自7月份连续5次增持公司1.6亿港元股票后,再度连续增持。两轮连续增持后,陆正耀共增持公司股票超过2.4亿港元,已成为港股市场增持公司股票最多的董事局主席之一。
一个人能做多大事,野心有多大,取决于平台和资本。
香港IPO之后,神州租车终于做实了租车行业老大的位子。陆正耀却从竞争激烈的租车市场,进入到了竞争堪称惨烈、烧钱凶猛的专车市场。
对陆正耀来说,专车已非业务,而是战略。
租车说到底还是一个低频次消费,但是专车就不一样了,是关乎日常生活的高频次消费。神州专车的推出,无疑会提高神州租车车辆的使用效率和租车收入,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神州租车的品牌和客户黏性。就是说租车和专车可以形成业务上的协同效应。
长远看,推出专车符合神州租车长期的发展战略。陆正耀想要做的是抢占“移动出行入口”。
过去一年,专车疯狂的补贴战教会了消费者如何使用移动支付,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O2O、移动支付平台和入口,在此平台和入口下,可以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包括消费者各种生活服务需求。
当然,看中这一战略高地的还有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在几大巨头的业务架构中,正缺乏一个类似打车软件这样一个规模和频次切入出行入口的产品。
以前神州租车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是一嗨租车,切入专车市场后,竞争对手变成了滴滴快的等竞争对手背后的BAT,还有Uber。
可见陆正耀的精神要多强大。
连续增持或许能表明陆正耀几个态度:对公司业务前景看好,而且他认为目前公司股票是被低估的,以及打持久战的决心。
神州租车的经营模式被不少人诟病为“重资产”。在陆正耀看来,资产轻重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要看是不是适合企业发展,能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构筑竞争壁垒。如果从共享经济模式目前释放出来的隐性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政策风险来看,陆正耀的观点已经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典型案例是,2013年,三位司机向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起诉Uber,称他们是Uber的员工而非承包商,Uber应为其报销包括燃气费和车辆维修费在内的相关费用。就在最近的2015年9月份,司机的部分诉求已经获得旧金山联邦法院法官认定。一旦司机胜诉,引发的可能是其他州的连锁反应。对以共享经济模式取胜的Uber来说将付出极大的支出。
表面上看,Uber、滴滴的“轻资产模式”在成本控制上较有优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松散的合作而非雇佣的关系,就需要借助经济上的强刺激。比如持续的给私家车主高额补贴,一旦缩减补贴,大量的私家车主就要从平台抽身而退。更麻烦的是,由于缺乏组织约束力和信任关系,平台方对车辆服务水平难以掌控。于是,平台只能双向补贴以吸引乘客留在平台上,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
有业内人士认为,“专车未来应该会向‘京东’模式演变,一部分自营,一部分通过第三方劳务中介来做,但一定要实现集中采购车辆,集中管理人员,这样的模式才是可持续的。”
陆正耀也认为,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核心还是看效率。因为效率跟成本有关系。规模化的效率还是最高的。比如车辆的规模化采购使得效率最高,成本较低。
在呼之欲出的专车新政(《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恰恰因为模式问题,神州专车的采用自有和第三方租赁公司车辆,搭配劳务公司的专业司机的模式成了唯一规避了政策限制的企业。而私家车接入约租车平台的共享经济模式则受到限制。
在专车新政出台后,专车市场格局势必改变,专车这一领域将成为服务高端、资源有限的一个品类,从神州专车一系列营销手段来看,其也意图用服务和效率攻占目标客户的心智。
最新的消息显示,神州专车即7月1日完成2.5亿美元的A轮融资后,又于本月17日,完成5.5亿美元的B轮融资,两轮拿下8亿美元,估值达35.5亿美元。神州租车占神州专车近10%的股权。一方面在备足“弹药”,一方面在强化优势占领市场,在竞争充分的出行市场,陆正耀要做的是在政策和市场中寻找抵御强大对手的无限可能。
- 沃尔玛版1号店折腾开局 大量中层员工排队离职
- 天猫电器城携苏宁出击:物流服务成进军北京市场杀
- 阿里启动京杭双中心战略:不设上限投入北方市场
- 圆通:订购15架波音飞机 自有机队总数直逼顺丰
- 沃尔玛为转嫁成本上升压力 被曝要求中国供应商降
- 58同城股价几乎腰斩 姚劲波称服务不能打对折
- 天猫一路向北:北京-杭州双中心计划将落地
- 华润万家瞄准跨境电商:再建第二张网
- 阿里高额补贴撬开市场 丽江全城接入支付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