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3.5%收益率要上报
通知规定,10月1日起,分红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分红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为定价利率和3.0%的较小者。即从10月1日起,要求预定利率超过3.5%以上的分红产品报保监会审批。
保监会同时提高了风险保障责任标准,要求分红保险死亡保险金额提高至已交保费的20%,最低保障要求与万能险持平,还提高了最低现金价(1132.40,0.70,0.06%)值水平。改革后分红保险产品首年最低现金价值较原来普遍提高20%以上,这将有助于减少投诉纠纷。
对于保险公司在售的分红险,如果连续3年实际分红水平达不到中档演示水平的,则公司必须下调中、高档红利演示水平,下调后的中档红利演示水平不得高于公司近3年的实际平均分红水平。
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王治超认为,作为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收官之作,分红险产品的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保监会2013年8月启动了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明确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人身险”分三步走的改革路径。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保监会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5年2月实施了普通型、万能型人身险费率改革工作,完成了改革的前两步。分红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的放开,标志着人身险费率形成机制完全建立起来。
改革后产品价格普遍下降
目前普通型人身险已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4%,超过改革前近26个百分点;2015年3-6月万能型人身险同比增长66%,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2%,较改革前提升了5个百分点。
王治超表示,改革后,保监会将加强监管,坚决杜绝通过激进定价搞价格恶性竞争行为,为行业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包括: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约束,遏制恶性竞争;其次,采取差异化的条款费率监管措施,防范公司开展恶性竞争。为防止非理性的价格竞争,保监会将对相关分红保险产品实行分类管理,预定利率超过3.5%的分红险产品需经过保监会审批;三是强化高管人员监管,对保险公司的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惩恶性竞争行为。
据悉,过去10年,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为5.3%,所以,一般理性保险机构都会以此为基准定价。“如果产品定价超过3.5%,要报保监会审批。保监会将要求公司提供过去五年,经过审计部门审计的实际投资回报率等相关材料。”保监会有关人士称。
人身险费改三步走战略中,已经实施的政策改革情况如何?王治超表示,普通型和万能型人身险费率改革政策实施以来,政策运行平稳,社会反响良好,风险有效控制,改革成效明显。改革后普通型人身险主流产品价格平均下降20%左右,万能型产品价格在保障程度提高的前提下保持平稳,消费者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2014年普通型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5%,增速较改革前翻了近三番。
- 券商称账户清理不会一刀切 将研究多种处理模式
- 哈尔滨银行等向俄联邦储蓄银行拆借10亿人民币
- 迪士尼成文化产业带首要看点 主题投资值得关注
- 旅游行业线上转移趋势明确 相关概念受捧
- 信息领域突破多 多家上市公司项目获奖
- 上海迪斯尼将开园 相关板块受热捧
- 邮轮行业迎来政策利好期 各路资金争相掘金
- 云南多措施扶持旅游业发展 利好旅游龙头
- 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获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