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今年空调业销售同比降超10% 海尔营收6年首下滑

家电家居  2015-9-15 11:11: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空调行业城市市场销量3100万台,农村市场销量946万台,合计销量4046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40%,销售额同比减少10.5%。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空调行业城市市场销量3100万台,农村市场销量946万台,合计销量4046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40%,销售额同比减少10.5%。

  这是自2013年空调市场上扬以来,行业首度陷入负增长态势。

  雪上加霜的是,截至8月31日,各大白电企业的中报全部出炉。其中格力电器迎来2009年以来的首次营收下滑,其上半年营业收入501.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78.7亿元同比减少13.4%;同样6年来首现营收下滑的还有海尔,同比下降10.81%;海信科龙则同比下滑3.3%。

  市场下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让空调行业冻坏了?

  下雨天太多,空调市场“冻”坏了?

  空调业都是“靠天吃饭”,但今年进入夏季后,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区域的空调主要消费区域,基本上是处于暴雨控制之下,降雨带在长江流域徘徊长达两个月之久。北方雨水虽然不多,但也是隔三岔五下一场雨,始终没有出现持续高温的情况,北京更是51天内出现32次降雨天气的现象。

  因此,很多厂家都感慨天公不作美,天气多变导致空调市场“冻”坏了。

  苏宁卖场的一位销售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今年空调市场是10多年来销量最差的一年。今年夏天似乎还没怎么热就立秋了,凉爽天气宜人,但对于靠天吃饭的空调业来说,被寄予厚望的7月销售大幅下降,所有品牌空调产销量持续下滑。”

  面对厂家的吐槽,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空调的销售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一点都没有关系”。

  “人感觉到的温度和气象要素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叫体感温度气候的变化,但是在气候学上讲的是气候平均值,我们100年统计的结果是气温上升1℃,就是平均值算出来的,因此把全国的空调销量和全国的温度平均值牵扯到一起很不靠谱。”张明英分析说。

  价格战过度透支市场,形成“堰塞湖”

  “很多大品牌都使尽了浑身解数,不惜血本发动价格战,但是市场最终还是以黯淡收官。一直稳定增长的空调行业缘何在今年遇冷,这引人深思。”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从2014年年底开始,各大空调厂家铆足劲儿进行价格战促销,尤其是2015年3月起,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一方是准备了50万台空调的国美携手格力,要一起冲击空调销售的世界纪录。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发表宣言:“暴利时代结束了,空调价格也该回到6年前了。”另一方则是美的联手苏宁,外加海尔、惠而浦、三菱重工、松下、大金、长虹等厂商,声称要“空袭72小时”,启动大规模空调促销让利活动,计划三天内冲击100万台销量。

  在这场“大牌任性小牌遭殃”的价格战中,不少一二线空调厂家的生产制造系统,提前进入了淡季休假状态,就连与市场商家对接的市场营销部门,也开始新一轮的裁员和休假。

  四川长虹空调公司市场策划总监龚玮反思称,从2015年冷年开始算起,已经经历不下10次的价格战,而价格战对整个行业来讲带来的是负面的东西,并没有像以前,一个价格战打完之后为行业带来良性的促进。

  对此,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认为,价格战、做库存是很多空调企业一贯的经营方式,以备旺季大量出货,这种方式在以前是适应市场规律的,在空调的淡旺季很明显、市场需求充足的背景下是合理的。

  “但随着市场增幅明显放缓、淡旺季差缩小,继续向渠道大量压库,导致渠道库存高居不下,形成空调行业的‘堰塞湖’,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不利,也对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空调企业应该反思传统的做库存、价格战、渠道压货的经营思路是否还顺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吕盛华表示。

  玩概念遇冷,线上渠道是“救命稻草”?

  显然,企业也意识到过度营销并不能刺激销量。

  今年初以来,空调企业借助“互联网+”的香饽饽,一方面不惜血本去库存,另一方面纷纷走起精品路线,追逐空调产品智能化,如自清洗、远红外盖被子等功能,发力中高端转型,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然而,到大卖场走过一圈就会发现,对于智能化空调来说,除了传统功率大小、能耗升级、制冷制热功能外,智能功能就是如WiFi远程控制、自动上传监测空气数据、人体感应等那几招,大多只实现了手机APP开关机这样简单的智能功能,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出现。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拉动空调销售的大多是“更新换代”与“二次购买”的需求,尽管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新时代家电产品的重要标志,对于空调产品来说,现阶段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本质仍是制冷制热,其次是节能、健康、环保,再者是产品外观时尚,最后才是智能化,如果片面追求智能化,对企业本身发展难有帮助。

  格兰仕空调中国市场销售总监甘建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现实市场竞争太残酷了,我们定好了方案,但是遇到市场变化马上就要调整策略。进行创新也要迎合市场需求,以用户为核心,企业必须谨慎。”

  面对压力,各企业也纷纷开启了“自救模式”,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拓展“线上渠道”。有业内人士认为,与线下销售不同,线上销售的促销是常态化的,季节特点并不明显,深耕线上营销或将成为空调行业的“救命稻草”。

  但奥维云网空调环境事业部总经理刘大任分析称,线下市场下滑将进一步刺激品牌商在线上平台的投入,线上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预计2016冷年线上市场零售量达到739万台,同比增长51.2%,线上销量占比为16.3%。预计2016冷年线上市场零售额为172亿,同比增长42.6%。在线上市场进一步增长的过程中,提高产品档次感,提升购买体验、商品体验和售后体验,是空调企业持续要下功夫的地方。

  “今年6月空调线上销量占整体销量仅13%,而且线上销售转化还需要线下专卖店提供体验、售后服务等,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刘大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TCL家电集团市场部部长简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空调从一个普通的产品转化为空气类的产品,甚至延伸到智能领域,带来太多变化,如何在2016冷年崛起,对于每个空调厂家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涅槃的过程。”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62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 细分领域投资前景

我国无人机产业起步晚、进步快,目前在民用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详细]

生态修复规模将破万亿 细分领域市场发

生态修复市场规模将破万亿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详细]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卷烟产销2014年1-11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4821.25万箱,同比增加1.22%,实...[详细]

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

一、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市场集中度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中国家具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家具行业现在...[详细]

未来几年餐饮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信息化是餐饮企业的必经之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在SNS式CRM,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客户体验、管理流程;增加营收,...[详细]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