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是不是“黑车”?应不应该被查处?易到用车高级副总裁于瑞卓告诉记者,网约车与“黑车”有着明显区别。“黑车”没有保障、没有监管,但网约车平台多有着规范的服务和相对严格的管理,以及透明的计价和付费系统。
Uber(优步打车)中国区战略负责人柳甄说,网约车体现的是“共享经济”,倡导拼车出行,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在运营模式、协议签订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黑车”。“优步在全球的实践也表明,网约车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成为交通的重要补充。”
尽管不完全等同于“黑车”,但网约车的合法性并未得到法律的明确认可。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快的总裁柳青说,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我国的法律法规稍显滞后,“希望能给予创新更高的宽容度,尽早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相应的要求。”
网约车在各地迅速拓展市场,巨额补贴“烧钱”是“秘诀”之一。无论是神州专车发放1亿元红包,还是易到推出免费乘车活动,以及优步按网约车运行次数给予高额补贴,都让“补贴战”愈演愈烈。
借助补贴,乘客的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不少人享受了零元出行或是极少量付费的优惠。但“烧钱大战”也被质疑为恶意竞争,对传统出租车市场形成了冲击。
柳青表示,补贴不会一直存在,只是短期的优惠手段之一。“当我们平台的订单足够多,其实不需要每一单都补贴司机。比如,一个名司机每天期待的收入是数百元,但订单太少,要继续调动积极性就需要一定补贴。但当形成规模效应,平台上有足够多的订单,就不需要补贴了。”
柳甄则将优步的补贴比作“商店促销”——“刚开张为了吸引顾客,就要发放一些优惠券;客人越来越多,优惠券就会取消了。”柳甄透露,“目前是司机不断上涨,补贴在不断下降。每周平均下降10%至15%。”
随着市场的扩展,不少网约车平台推出了品类繁多的网约车产品。如滴滴快的不仅有专车业务,还拓展了价格相对更低的快车及顺风车业务;优步也推出了价格较低的人民优步。
于瑞卓说,当前,不少网约车平台的门槛太低。易到提出了错位经营理念,坚持做中高端市场。不仅目标群体有所区隔,价格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神州租车副总裁臧中堂建议,更好地规范网约车平台发展,需要在完善立法以及市场准入的同时,进一步细化管理规范,并对网约车的平台资质、管理责任、乘客保险等问题作出顶层设计,以便满足群众高质量、个性化、差异性的出行需求,保障网约车的服务质量与出行体验。
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当前,确有部分网约车平台存在准入门槛过低的问题,甚至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都成了网约车司机。一嗨租车创始人兼CEO章瑞平说,安全性问题确实应当更加重视,不能等到出现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后才开始严格管理。
- 法规要反映社会共识 专车监管要避免陷入“制度襁
- 英媒: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亮点 销量已增加3倍
- 兰博基尼总裁:中国车主年轻化趋势明显
- 机构评中国车市:今年或是2008年来最悲观一年
- 车市或迎7年最悲观年份 经销商开启大吃小模式
- 汽车流通业步入洗牌期 八成经销商预感明年资金紧
- 九成经销商卖得多亏得多 4S店靠什么撑住
- 中国车市放缓已成定局 车企如何在冰点中逐步复苏
- 外媒;特斯拉真正对手更可能是是苹果谷歌优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