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件类型上看,8月跑路类型平台数量为64家,占当月问题平台数量比例高达79.01%。业内人士称,这一数据反映出央行7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一些涉嫌违规操作的平台自知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导致跑路型问题平台大幅度增加。
对于跑路型平台数量大增,紫马财行总裁唐学庆认为,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一些硬性要求,进一步提高P2P行业门槛。跑路现象加剧反映出行业正经历洗牌阶段,不规范平台和落后平台被淘汰是应有之义。这也说明从高从严规范P2P行业的政策思路是正确的,已经显现部分成效。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P2P平台跑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平台本身涉嫌诈骗,虚构各类资质,以极高的收益率做诱饵,通过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不断吸收资金;二是平台因违规操作、风控缺失等经营不善行为而跑路,如自设资金池、自身参与融资等,导致资金链条断裂,无力偿还借出人的资金,或者项目审核不严格,风控能力较差,经营中出现了较高的坏账率和逾期。
此外,据民信贷总经理唐武介绍,从去年开始有很多P2P平台资金参与了场外证券配资,不少平台公司的大股东进行了自融且使用高杠杆炒股(通过银行或信托提供夹层及优先资金)。在近几个月的股市暴跌中,其风险之高不言而喻。
金信网创始人安丹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跑路平台数量增加会引起监管层的警惕,或促使P2P行业监管细则加快推出。随着监管逐渐细化,行业势必迎来更加惨痛的厮杀,未来一段时间内,跑路平台数量或继续增加。
尽管如此,目前网贷成交量仍在进一步攀升。数据显示,2015年1至8月累计成交量达到4805.91亿元,按照今年以来网贷成交量月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15年全年成交量或突破1万亿元。
- 四大投连险企保费缩水 市场风格将转向业绩驱动
- 证券法二审延后 市场猜测:注册制无限期推迟
- 央行注销首家第三方支付牌照 行业迎来洗牌
- 首个第三方支付企业被摘牌 行业进入洗牌高发期
- 地方债激增4.5万亿 未来或有12万亿置换
- 期货配资被证监会叫停 部分期货公司介入不愿洗手
- 今年地方债置换额增至3.2万亿 专家:政策信号
- 工行农行净利增速面临考验 上市银行如何突围
- 网络支付结束征民意 免费跨行转账或将取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