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中国银监会的官员在上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告诉微软、IBM、思科等西方科技公司代表,中方将于下月开始就新版银行采购规定征求意见。
据报道,中国政府自3月15日起实施要求商业银行采购“安全可控”IT设备的新规,包括要求IT供货商向银监会提交源代码和国有银行购买国内厂家的IT设备等。其中,“购买国内设备”是美国政府及其顶尖科技公司最为反对的规定之一。路透社称,中方于今年4月暂停推进规定制定的计划,表示将权衡来自国内银行的反馈,外国科技公司因此对中国可能不会制定新规表示乐观。
报道称,计划的暂缓被视为“奥巴马政府的一项外交胜利”。暂缓前,美国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访问了北京。现在,新规制定工作的恢复表明,中国决心坚持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这一直刺激着中美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下月访问美国,中美会谈可能会涉及网络安全话题。
针对路透社报道中提到的中国有关源代码的规定,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源代码的问题很复杂,不应被简单化。“各国相关机构在采购IT设备时对源代码的要求有区别,一般民用、商用设备不会对源代码提出要求。它与安全等级有关,像政府、军事、银行等重要部门,以及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就需要提出要求,原因很简单——需要确定源代码有无漏洞,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怎么保证继续运行?另外,对源代码提出要求也不止于‘公开’,有的会要求在本国托管,这是考虑到出售设备的公司如果出现被兼并、破产等情况后便于接管。”方兴东说,国家核心部门购买IT设备提出与源代码有关的要求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大的IT公司向欧美出口设备时也曾被提出这样的要求。
路透社称,西方科技公司每年通过向中国大型银行销售服务器、云计算软件等赚取数亿美元,他们表示欢迎银监会征求意见的做法,但依然担心,即使中方撤销其中一些繁杂的条款,银行依然会被鼓励不要购买外国设备。
- 泰康人寿刘挺军:保险业转型发展面重大机遇
- 证监会作出重要表态 暗示了什么?
- 点评:股市剧烈下跌背后的三大恐慌
- 评论:金融混业经营不适合全能银行模式
- 专家:P2P平台的定位应该是信息中介
- 易纲:人民币要贬值10%促进出口完全是无稽之谈
- 专家称新版100元人民币不会“稀释”咱手里的钱
- 网络支付新规引热议 银行人士:存5大风险隐患
- 《中国制造2025》“1+X”部门分工规划已敲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