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市场部副总郭军在近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这半年流失千万用户的原因主要是移动通信市场饱和、成本压降等产业政策影响、联通转型阵痛。
“中国联通用户流失量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动用户出现饱和,当前移动手机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联通发展的空间出现缩小;移动通信市场正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根据工信部2015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全年全国移动用户数增长1.3亿;2014年,全国移动用户仅增长5200万;而201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累计增长仅500万,增长量不足去年同期的20%,由此可见,近几年移动用户增长速度确实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实名制”、“提速降价”以及“营销成本压降”等规范市场发展的政策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关于“实名制”政策,2013年7月工信部出台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2015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联合印发了《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前90%以上的用户进行实名登记。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联通作为三大运营商中社会业务渠道发展比重最大的企业,实名制对其移动业务发展所造成影响也将是最大的。
关于“提速降价”要求,今年4月14日的一季度经济座谈会、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两次提出降低网费和流量费。中国联通对此提出5项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固网宽带接入速率、手机移动端上网速度,降低固定宽带资费、移动宽带资费、固定宽带和4G融合业务的总体费用。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联通移动宽带数据流量综合单价较2014年底降幅已超过20%。
关于“营销成本压降”指标,2014年下半年,国资委给三大运营商下达了“营销成本压降”指标,三大运营商大幅削减成本,甚至取消终端补贴政策,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包含终端补贴在内的销售成本减少达到36%。
王宁远指出,“实名制”、“营销成本压降”等政策,刺破了联通的业绩增长泡沫。据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几年的增长都存在泡沫,部分用户增长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用户,而是企业员工为了完成指标而造出来的,电信市场要回归理性就必须抛弃这些用户增长的硬性指标。这种泡沫的破灭,也有好的一面,因为至少中国联通以后在发展上可以减少很多负担。”
此外,中国联通自身在预估4G业务发展时也存在问题,王宁远表示:“联通对4G判断失误,公司在4G业务发展初期没有积极推进,而在真正进入4G时代后发力已晚,许多4G潜在用户都被移动和电信抢占。”
“这样的用户流失短期内对联通的业绩将产生严重打击,但从长期看有利于倒逼联通转型。‘实名制’政策能够更好地真实地反映出联通的业绩情况,从而促使中国联通高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使中国联通认识到4G业务的重要性,加快4G业务的发展步伐。”王宁远表示。
- HTC全球组织架构调整 聚焦三大领域
- 数捷科技与神州数码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 苹果手表销量不及预期 国内品牌抢滩可穿戴细分市
- 联想:受摩托罗拉拖累净利降51% 将裁3200
- 联通半年流失近千万用户 高管称4G发展几乎停滞
- HTC已退去昔日光辉:业绩低迷 中高端定位遭诟
- 联想集团:计划削减支出 将在全球裁员约3200
- 三星:中国市场降价幅度最高达27% 被指品牌溢
- 谷歌重组新名Alphabet 业务分拆效仿伯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