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拿地致资金链断裂
2008年,华光地产斥资3.23亿元拿下了南京江宁大学城G114地块,意图打造江宁欢乐城项目。然而此后的七年时间里,该地块一直未能动工,而该地块未动工的主要原因在于华光地产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今年1月,或许是为了断臂求生,华光地产将该地块出售给了国有企业中航地产,然而此举最终未能改写破产结局。
业内人士认为,华光地产资金链的断裂,源于近年来的盲目快速扩张。据了解,2007年左右,华光地产在长三角地区多次拿地。后来由于土地政策逐步趋向严格,华光地产将项目的回笼资金用于偿付土地款项。随着一些项目不能及时开发销售,整个资金循环便出现了缺口。
而与华光地产同日接受法院破产清算的另一家房企泰和置业,破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开发项目“泰和之春”定位失败。这一豪宅项目无法存活于配套欠缺的非中心地段,最终结果是楼盘滞销,投入成本难以收回,造成资金链断裂。
中小房企存资金短板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房地产行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的企业不止华光地产一家。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受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影响,包括兴润置业、盈嘉地产在内的十余家中小型房企均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跑路”。
对此,易居房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包括华光地产在内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动辄用全国百强的光环来为产品营销拉分,实际上却忽视了高负债等背景下的一个问题,即企业的开发模式并不成熟。
“此类房企实际上破产前,就已经有延期交付房屋等问题出现,这使得此类房企的经营面临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愈演愈烈,进而导致企业破产。”严跃进说。
审慎开发思路是关键
对于中小房企总是将资金链问题归咎于市场疲软,严跃进解释,将行业痼疾归咎于市场是一个可以辩解的方式。尤其在某些城市高库存的压力下,确实会有一些新的市场矛盾。这使得投资规模大,但现金流方面很乏力。不过资金链断裂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企业过于激进的战略模式。
针对近年来多家中小房企资金链紧张或断裂的现象,严跃进表示,中小房企经常会采取这种疯狂高价抢地的激进战略,“进而在前期有些飘飘然了”。华光地产的例子值得目前所有中小房企反思,房地产市场机遇依然存在,关键要有一个谨慎的开发思路。
- 江苏昆山第一高楼烂尾 “逆袭”需深思
- 华光地产资金链断裂问题不断 200多位购房者深
- 华光地产:资金链断裂 破产清算
- 西安万科:被指违规售楼及质量缺陷 核心人员离职
- 万科:二季度扭转业绩颓势 加速业务转型
- 万科回应天津项目受波及:拿地时周边为物流仓库
- 泰禾集团谋局“轻资产” 转型路径明朗
- 招商地产错过黄金十年:或因风格趋于保守
- 绿城“三国斗”步入微妙时刻 九龙仓突然增持反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