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减速 西方企业开始缩减在华业务
2015-8-3 14:10:0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千禧年过后的头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吸引了很多西方企业来华投资。但在最近几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不仅导致需求受损,同时还引发了有关中国企业财务健康性的怀疑情绪。
与此同时,最近以来中国股市的动荡则打击了西方企业有关未来几年时间里经济增长将重现昔日辉煌的希望。
“我们在中国度过了好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五年,那时候我们的业务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但现在已经逐渐减慢了速度。目前,我们在中国的新增订单是负数。”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万豪敦(FransvanHouten)在周一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说道。“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在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问题上更收敛一些,就是这么现实。”
鉴于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西方企业的高管们心中所想的并不是要撤离中国市场,而是想要说这些公司的业务不会像正常情况下那样继续下去。
“我对中国经济将在中长期内恢复较高增长感到乐观。但从短期来看,我们需要设法渡过现在的干涸时期。”瑞士工业综合集团ABB的首席执行官史毕福(UlrichSpiesshofer)说道。
ABB目前正在仔细管理成本,并努力致力于说服客户相信其产品尽管价格高昂,却可以给他们带来价值。
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公司的副总裁斯图亚特·罗利(StuartRowley)则表示,对于市场状况疲软的环境,该公司已经采取了减产措施作为回应。
这些措施已经对很多供应商造成了“撞击效应”,而这些供应商也经常都会是西方企业。法国汽车部件集团法雷奥(Valeo)表示,由于中国汽车厂的需求疲弱的缘故,该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增长计划。
“我们看到增长率正在将。在夏季期间,我们的一些客户延长了暑假……当然,我们已经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而对聘用和资本支出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法雷奥的首席执行官雅克·阿申布瓦(JacquesAschenbroich)说道。
战略咨询公司StrategyConsultantsOC&C的合伙人WillHallyer说道,艰难的形势正在促使许多公司将重心从提高市场份额转向确保其业务能够盈利,或者至少是能减少亏损。“西方企业原来都抱着一种‘抢地盘’的心态——购买厂房,大量投资以期实现业务增长,并对未来总能赚到钱抱有信心。但随着市场的减速,一种转变的趋势正在加快发展,人们开始觉得难以确保其业务将可盈利。”他说道。
对于这种形势,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部门都有着不同的战略。
有些企业集中致力于削减成本,比如说通用汽车会向投资者重点介绍其在中国的“材料成本效益”。瑞士沃尔沃公司的代理首席执行官扬·古兰德(JanGurander)表示,在中国比在欧洲更容易实现这种效益,原因是欧洲的工人们享有更多的保护,关闭工厂从政治方面来说是一种敏感事件。
与此同时,包括宝马和眼镜生产商陆逊梯卡(Luxottica)在内的其他一些公司则正试图利用降价措施来吸引日益变得谨慎的中国消费者。
有些公司则正在重新考虑自己的产品线问题。法国乳制品公司达能集团向投资者表示,该集团将把旗下中国业务多美滋(Dumex)出售给一家合资伙伴公司,从而使其能将重心放在推销自己的国际品牌上。
中国经济环境的恶化还已迫使很多企业开始重视信用风险的问题。
瑞典锁商亚萨合莱集团(AssaAbloyAb)旗下的中国部门正面临着很大的信用风险敞口,原因是中国的建筑行业遭受了重创。该集团首席财务官卡洛琳娜·哈佩(CarolinaHappe)表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其中国客户的付款时间已经增加了一个月,达到了99,相比之下平均值为55天。她说道,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亚萨合莱集团提高坏账准备金。
沃尔沃在去年向投资者发出预警称,该公司将不得不计入一项6.5亿瑞典克朗(约合7500万美元)的支出,这项支出与其预计将在中国市场上遭受的信贷损失有关。古兰德在7月中旬向投资者表示,该公司与经销商就未偿还债务的问题进行了艰难的磋商,但现在还很难判断情况是否会稳定下来。
另外,信用风险的增强还促使一些西方银行重新考虑其对中国市场的敞口。瑞士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埃尔默蒂(SergioErmotti)表示,该行已经停止向中国在岸客户提供贷款。
但尽管西方企业已经压抑了自己对中国业务的抱负,它们还是在关注着增长机会。有些企业希望,股市的下跌能帮助它们以较低价格收购到中国内地的公司。
然而,这些企业的高管表示,由于许多中国企业仍旧拥有廉价信贷等政府支持的缘故,能低价收购到的公司少之又少。
“有很多公司正待价而沽,我们也看过了很多,但它们仍未完全感受到经济滑坡的热浪。这就意味着,他们(企业业主)还期盼着能把公司卖个好价钱。”亚萨合莱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莫林(JohanMolin)向投资者说道。
- 中国或为“阅兵蓝”削减600万吨钢铁产量
- 房企融资再放宽:银行间市场REITs将破冰
- 北京将坚决退出一般性制造业:淘汰耗高能耗产业
- 首单P2P“银行存管+余额理财”模式落地
- 百度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超30家公司角逐第二批名
- 香港电讯冀打造港版支付宝
- 银行向新三板企业抛橄榄枝 去年授信额度已超50
- 重庆抛8000亿PPP大单 市长称GDP增速第
- 多家股份制银行下调跨行自动还款限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